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把握美的内涵,感受叶子的奉献美,从中受到感动和熏陶。2.让学生由“叶”及“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3.感悟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内化积累文本语句。教学过程一、谈谈自己眼中的树叶在阅读课文之前,师生间以聊天的方式,谈谈各自眼中的树叶,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估计学生对树叶的认识一般停留在外在的形态这一层面。教师在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要把握两个意图:其一通过点拨,让形态各异的叶子再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其二通过学生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叶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情绪。二、出…  相似文献   
12.
许多专家指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 ,不少教师没能加以充分地利用 ,仍按原来的备课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实践的机会。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呢?这需要对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思考。一、审视“教案剧”教案剧”指的是那种传统的、静止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而设计的施教环节 ,并在课堂上一成不变 ,按部就班地实施。课堂是教师实施教案的舞台 ,学生是教师完成内容的配角。许多教案剧表演者 ,把教案当成施教的蓝图或模本。纵观这类课本…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如:认、猜、读、演、说、评等)学语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的目标变为学的需求,促进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自  相似文献   
14.
第一部分:由身边的亲人谈起简要介绍:由“亲”字入手,了解“亲人”的内涵,并引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古诗《游子吟》以感受亲情。第二部分:引出“英雄亲人”的话题简要介绍:由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成龙、钟南山、杨利伟、高耀杰谈起,拓展亲人的内涵。第三部分:重点学《再见了,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深情、绵密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预习要求: 1.结合文前"自读提示"和课后题,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2.阅读《秋天的怀念》等. 三、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拨到位,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评价、讨论.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比比谁的问号多———培养问题意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从发现“谜”到揭开“谜底”,充满着悬念和智慧的思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习课文可从质疑课题入手。如:谜底?山谷中有什么谜?怎样揭开谜底?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作“鸟瞰全景式”的朗读,看他们了解哪些问题,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在与文本“远距离”对话中,学生不难发现山谷中特有的现象,知道山谷之谜是什么。但由于个体经验不同,关注点不一样,阅读困惑也不同,教师要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如:东坡的雪松为什么能完好无损的保留…  相似文献   
17.
片断实录1师:能不能用读的方式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一生读)师:心静下来了吗?放松一下,带着平和的心态去读。生:再读。师:我已感觉到了一丝静谧。(再指名读)师:这个夜晚真是万籁俱寂啊!师:在这样的夜晚,我们准备怎样听泉?用读的方式告诉我。生:可以用心去聆听、品味、辨识的。师:聆听、辨识、品味的是什么?生:是白天听到的泉声。师:再用读的方式告诉我。生:(齐读)一路上听到各种的泉声……师:作者躺在床上,用心去聆听、辨识、品味的是白天听到的——那不绝于耳、欢快活泼的泉声。默读第四节,用心去静静地聆听、辨识,想一想在你的耳边…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材料 在一次语文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雪儿》一课(“雪儿”是一只信鸽的名字),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雪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一位充满灵气的小女孩自信地站起来,兴冲冲地说道:“鸽子是蔚蓝色的。” 大家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片刻沉默后,传来了听课教师的议论声:“雪儿是鸽子呀,哪有鸽子是蔚蓝色的?”“这个女孩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在关键时刻添乱子。” 师:你见过蔚蓝色的鸽子吗? 女孩摇摇头,天真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师:读了课文后,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把这只信鸽叫“雪儿”了吗? 生:它的羽毛是白色…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也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它是母语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教学。在新理念的教学中。我们呼唤: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集中识字教材的形象性、趣味性、灵活性,苏教版国标本二、四册集中识字教材,本着“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在吸纳传统识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自找规律、主动识字的新路子。识字课文的编排共采用五种形式: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形声归类识字、比较形近偏旁识字、认识特殊偏旁识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