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雅斯贝尔斯在对大学理念的探讨中,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性学习观,涉及研究性学习的依据、内涵、原则和路径。他的研究性学习观,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培养研究性人才,富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2.
刘黎明 《资源科学》1993,15(3):11-17
水土流失是冀西北黄土丘陵土地退化和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等因素又使该区土壤侵蚀日益严重。本文应用遥感方法通过对典型市区涿鹿县石瓮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定量分析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整及其主要问题的剖析,将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充分体现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原则和土地资源合理原则,以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统一的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河滩水浇地基本农田带——梁峁缓坡地集约经营梯田果林带——梁峁陡坡地旱作果粮间作带——梁峁顶部缓坡地旱粮作物——土—石过渡区、石质山灌木林和用材林带的以农果为主、多种经营立体布局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地利用模式,在冀西北黄土丘陵区县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本讲适合初中 )由于组合图形位置关系的多样性和某些代数计算结果的不惟一性 ,往往会产生多个符合条件的图形 (点、线、三角形或多边形 ) ,且图形易重复或遗漏 ,因此 ,图形确切的个数难以确定 .一般来说 ,其解题规律是用分类讨论简化过程 ,用发散思维周密思考 ,用对称变换寻找答案 ,用构造方法进行验证 .下面分类举例介绍其解法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论述了西方自然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探讨了自然教育理论的历史贡献:重视儿童天性的研究,确立了“教育心理化”的教育思维模式;重视对儿童个性的研究,确立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促进了人类对教育的科学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6.
依托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商丘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7.
斯宾塞从智慧训练、道德训练、审美、宗教修养四个方面揭示了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现,它对构建新的蕴含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现,整合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结合传播学、历史学、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新闻报道、广告活动以及新闻摄影等表现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美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9.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要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首先认清素质教育的必然性。本文就此作些初步探讨。 一、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个人才问题。党的十三大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造就这样素质的人才,关系到“四化“建设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