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认识历史的特定概念,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性质、实质、根本目的、根本特点等。下面结合有关题例对此作简单说明,以帮助考生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更准确地把握这类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一般指历史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且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多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性等方面的原因。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A.工业革命发展的促使B,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C.争夺原料产地的推动力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此题注意特定时限,把握住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再由此分析其根本原因。四个备选项中B、C、D均由A产生,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主要原因:一般指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常与主观因素密切关系。例: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A.空前的自然灾害B.国际反华势力破坏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