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六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60年的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无论是招生考试还是培养过程,无不体现"德育为先"的基本宗旨.文章概括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透析其存在问题,为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向前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试论从源头杜绝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导师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问题: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解释规制的权威意义,培养严谨的规范意识;加强过程的学术指导,培养科学的学术素养;完善学术制度建设,强化对学术活动的引导规范.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研究——基于中外已知学术不端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外已知学术不端案例,初步学术评价过程中,学术指导过程中,学术事务管理过程中以及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原作者偶然发现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21世纪研究生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研究生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一是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三是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若干教育观念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有争议的几个教育观念的分析 ,探讨了关于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学效果与教育效果关系等问题 ,力图在理论上澄清当前对于某些教育观念理解上的偏颇与混乱 ,以指导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认知、理论构建和实践操作三个层面探寻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加强学科建设规范性的几点思考.即处理好学科的科学定位与学科点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与程序规范、学科建设与软硬件的配套等关系.旨在从学科的科学定位、研究方向的准确、人才培养的规范、学科建设的环境等方面保障学科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生目的教育,既不可脱离具体目标空谈终极目的,也不要就事论事地只讲具体目标,不考虑目标的方向性以及与终极目标的一致性,应当强调两者的结合与统一。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实践,抽象地谈论“普适性人生目的”,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实际中是没有意义的。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处于中间层次人生目的的问题。要厘清金钱与拜金主义、享乐与享乐主义、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权利与权力至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建立"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宏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创造出更多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而且能够在微观层次推动理论创新,加快理论向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本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描绘出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美好图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趋利性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人本观为指导,通过强化政府调控、社会监督及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等措施推动企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含义、功能、特点和要求四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问题提出的必要性,阐明了体系转化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等原则,以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问题,即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