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数学课上,老师津津有味地告诉学生概念应该怎样理解,公式要怎样记,什么题运用什么知识、方法解答……老师讲得很全面、透彻,可学生反馈、“接受”和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例。于是,老师责怪学生:“你上课怎么这样不专心,不认真听……这样浅显的道理你都不懂,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解答……”每见其境,每闻其事,我都在不断地寻思:小学数学是什么,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教。我寻求理论的解释,寻找课堂的范例,追寻完美的答案。今有幸聆听了无锡市数学教学名家沈晓东老师教学“最小公倍数”,有所感悟,整理记录,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22.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堂课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断整理出来,并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片断一:分饼导入师:中秋节同学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的学问可大呢。老师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老师有4个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几个月饼?你们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生:好。师:预备———开始。生:啪。啪。师:老师有这样的2个月饼,平均…  相似文献   
23.
数学课上,老师津津有味地告诉学生概念应该怎样理解,公式要怎样记,什么题运用什么知识、方法解答……老师讲得很全面、透彻,可学生反馈、“接受”和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例。于是,老师责怪学生:“你上课怎么这样不专心,不认真听……  相似文献   
24.
让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乏味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让学生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使学生由静态的被动的学转变为动态的主动的学、快乐的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改革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李振云老师《简单的统计》一课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现把这节课的一些精彩片段整理出来,以求得更多收益。[教学片段]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季。师:秋季美吗?生:美。师:美在哪里呢?生:菊花开了,喇叭花开了……到处都是花,好看极了。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外婆家果园里的橘子…  相似文献   
25.
26.
一、片段一:故事引入 师: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 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 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 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 "我连续打3天 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 "我连续打5天要 休息一天。"有一位远路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 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旧, 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 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你 会帮他选一选吗? (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 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  相似文献   
27.
开学初,我校教科室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录像,并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此展开了讨论和反思。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段整理出来,愿和大家再次欣赏,且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以和同仁们共同学习。犤欣赏犦片段一分饼导入师: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这一天还赶上了什么节?生:中秋节。师:中秋节的时候,小朋友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可有学问了。老师先向小朋友提一个问题:有4块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  相似文献   
28.
数学习题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常要根据习题的具体情况和针对学生数学习题练习中反映出来的理解偏差、普遍问题、典型错误等对习题进行讲解,以达到  相似文献   
29.
<正>一、关注数学现实,改造原有认知,促进认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原有认知为起点,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数学化思考,获得体验,积累经验,习得数学新知识,形成新的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把握它们和学生所要学的新知识之间内在的发展联系,学生认知发展的方向,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和途径,才能有效地改造他们的"原有认知",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课堂。这样,学生要学  相似文献   
30.
数学教师的教学要善于借"题"发挥,在理解教材内涵、尊重教材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数学教材文本题材为教学依据,并适度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拓展题材外延,丰富学习资源,达到帮助学生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