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文学艺术通过美的事物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达到其教育目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色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加深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以《故乡》为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2.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应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式说教的教学方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以人性化的理念打造活动为主的开放式的新型课堂.因此,在设计<别把花草弄疼了>这课时,我力图通过"帮帮小树"、"绿色队员在行动"、"做护花小使者"、"我为朋友做礼物"等一系列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寓实践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体验,真正乐于去做花草树木的朋友,自觉爱护花草树木,从小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3.
在数学中,符号既可以表示数和图形,还可以有其他多方面的应用.如果我们能选择适当的数学符号,则将有助于思考数学问题.读者不妨在下面的例子中细细体会运用符号思考的妙处.  相似文献   
34.
课题采用问卷方式,并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就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管理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5.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的英语能力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6.
我的回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读后以《我的回答》为题,写一篇短文。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使我们的国家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秦牧:《土地》  相似文献   
37.
叶红 《福建教育》2024,(8):12-15+37
空间方位认知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遵循循证教学理念和实践路径,按照“学情搜集—获取证据—教育实践—评估改进”步骤,分别对3~4岁幼儿基本空间方位认知及4~5岁幼儿在游戏中建构空间关系经验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理论循证、教育支持和评估反思,有效地支持了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小学英语教育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要利用开放型问题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序列型的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9.
叶红 《考试周刊》2009,(18):110-111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缺少语言环境,使得他们学起英语来特别困难。从他们自身来说,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因此学生很排斥英语,不愿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要让学生愿意学英语,喜欢学英语,  相似文献   
40.
断箭     
叶红 《考试》2005,(10)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其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