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吕琳 《现代情报》2001,(2):67-68
本系统是一套建在计算机硬件基础上,帮助各个教师进行现代化标准考试、成绩评测及课堂练习测试的教学管理系统,用科学、方便的方式进行考试前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32.
向纯液体中加入其他溶质时,往往会伴随着溶液温度和导电性能、溶剂凝固点和沸点的改变,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也常利用这些现象为生活和生产服务,如在汽车油箱中加入含乙二醇的防冻剂;大雪纷飞的严冬,向路面上撒食盐防冻  相似文献   
33.
1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两课标的共同特点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两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本着此理念两标准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见表1),并力求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34.
学生的认知结构在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察分析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其学习物质结构知识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认知结构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及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5.
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作为大型医疗机构的三级医院,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实施科技创新,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保持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实现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2011年,美国发布《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提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基本维度:科学与技术实践、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2013年公布《下一代科学标准》(以下简称"NGSS"),将科学实践作为科学教学改革的核心词。科学实践主要有8种类型:提出问题(基于科学)与界定问题(基于工程),发展与使用模型,策划与实施科学调查,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与计算思维,建构解释与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的科学辩论,获取、评价和表征信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科学实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进阶层次,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施教学。"科学实践"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科学教学重心由探究转向实践,它对于改进科学课程教学、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是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角色平等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有利于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作用机制,是推进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科技创新与三级医院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作为大型医疗机构的三级医院,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实施科技创新,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保持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实现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作为新兴网络产品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推崇,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转变观念,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本文从培育学生意见领袖、创建高校自媒体语言新范式、搭建自媒体多元化平台等多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0.
选取了两所中学高一学生实施对比试验,进行恐惧心理对化学实验学习影响的研究.发现恐惧心理不仅会引发逃避行为,还可能会激发出探索、创新行为,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