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通常,人们对于教育经验的理解容易和教育经历相混淆,因而导致对于教育经验的研究不够重视,或者难以深入,以至于许多重要的教育经验被忽视和埋没,得不到及时的总结、表达和应有的关注。这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自身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浪费,甚为可惜。  相似文献   
52.
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学理论受苏联教育学模式影响很深,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大概念,把课程看做是一个小概念,或者几乎没有课程的概念。一提到课程改革,许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教材要变了。但教材的变革决不能等同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涉及更为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它要比教材改革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53.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探索始于1950年代中后期对于国家课程开发机制弊端的认识,其间经历大跃进、化大革命的波折以及恢复高考后被长期压抑的教育需求重新释放出来的巨大压力,整个探索进程艰难而缓慢。直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乃至9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实践基础才逐步确立。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性探索进程逐渐加快,从课程多样化思想到三级课程管理构想,再到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和理论性探索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开发机制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话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涉及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三个重要方面,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对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文本对话。文本是保存的经验,如果理论文本一直被尘封,没有被阅读,它就永远是一堆堆的废纸而已。所有的教育理论的意义最终都取决于实践者,如教师、教育管理者的“阅读理解”,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在阅读中“理解”了多少,教育理论“在这里”就发生多大的意义。从对话的观点来看,教师的阅读导致教师与教育理论变成了一种互动与互构的关系。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经验在理论阅读中不断地显现出来,对于教育理论的假设或论断起着验证、丰富和超越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理论有助于缩短教师重复摸索教育经验的时  相似文献   
55.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系统。当前,在理念上要强调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与此相应,在实践层面上应该致力于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强和改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以及引导和促进校外教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小学的教学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6.
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冬末春初仍然寒风凛冽的北京,我们一如既往地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关注着并及时向您传递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2001年9月,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春季又有4个实验区加入。2002年9月,新课程在530个省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870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加上国家级实验区学生,将近1000万人。据了解,到2003年9月,课程改革还要有更大的迈进,估计将有1000多个县区要进入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将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35%。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评价怎么搞,等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京举办了两期研修班,专门研讨了上述问题。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深刻理解、认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内涵、理念、特征和一些做法,本刊自这一期起特邀有关专家和基层教研室撰文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7.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时常常忽略政策要求,任意拔高或降低学习目标,导致学习目标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规范。教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就必须结合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综合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和考试说明等学习目标的政策表述和政策文本解读,准确把握学习目标的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是就高考招生制度及考评方式对公众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调查发现,公众对高中生整体素质和高考升学率的关注程度比较高,而对高考招生制度及考评方式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在开放题中,人们还进一步表达了对高考招生制度及考评方式的态度。据此,本文提出了增加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考试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乔羽,《一条大河波浪宽》、《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夕阳红》等被人们广泛传唱的优秀歌曲的词作者,大型史诗《东方红》、电影《杨开慧》等优秀文艺作品的文学编剧; 田冰,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专家成员、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班主任、首届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山东济宁,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积淀深厚、教育传统久远。一位艺术大师,一位教育改革家,在济宁这方文化传统悠久的土地上携手合作,于是诞生了独具特色的新型学校:乔羽学校。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她有与众不同的“三独”校训:独立、独特、独创。独立——独立的人格,独特——独特的个性,独创——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她有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葱茏的树木、见缝插针的绿地,人与自然、动物亲和的“昆虫国”,以及刻有中华文字演变历史和乔羽歌词的天然大型石刻等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生态化的自然气息,洋溢着富有个性的文化气息,真正是“满眼是绿,满眼是美,满眼是诗”! 她有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既培养学生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又塑造学生善于合作、沟通的现代精神;既引导学生立足传统、深谙经典,又面向未来、开放豁达。她更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和谋略:为了引进最前瞻的教育理念,为了探讨新形势下学校经营与管理的艺术,他们开设“乔羽学校教育博士圆桌论坛”,纵论教育改革,探讨发展之路。来自部分学校的教育学博士们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为了让更广大的读者能从中受益,我们特地将“博士圆桌论坛”上部分博士的发言辑要发表如下,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