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并进而转化为课程行为。使之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物质力量;因此,本文试图就课程意识的基本含义以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主要条件作出探讨,以期引起正在从事和关心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对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2.
与一般课程评价相比,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有它的特殊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三种基本方式以及学校层次的评价、用户层次的评价和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三个基本层次,它们共同构成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3.
如何确立中小学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是校本教研应当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从历史分析来看,校本教研源于行动研究,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特点.建立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着眼教师真确性改变,在学校情境影响下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教师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4.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教育部正在规划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地方与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形势的发展给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不少地方和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开始表现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待与热情。本文拟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作出分析,以此加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理探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sc-hool-focused curriculum planning)或学校中心课程革…  相似文献   
85.
86.
初任教师的教学问题常常根源于初任教师的教学理解,尤其是他们在教学中对知识、学生和教师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其中,体验是教学理解的本质要求和本性所在。初任教师主要通过对知识理解的建构性体验、对学生理解的责任感体验、对自我理解的探究性体验三条基本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解。  相似文献   
87.
1.让学生充分认识做课堂笔记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做课堂笔记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自觉做好课堂笔记,上课不易分散注意力,跟上教师授课的思路。二是方便复习考试。通过做笔记,可以将每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记下来,考前复习就轻松多了。  相似文献   
88.
制订学习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只有对政策、学情和实践等多重依据进行研究,明确政策要求、学情基础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而又切  相似文献   
89.
90.
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很多,教训不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