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熹建白鹿洞书院,将理学重义轻利的精义浓缩在学规之中。他将陶渊明思想境界总结为重君臣大义,远离名利,这与白鹿洞学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朱熹尊崇陶渊明,以地方文化名人的人生实践对白鹿洞学规做了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72.
陶渊明“以诗立言”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儒家,扬名以“善”,不以诗歌;魏晋玄学,不重诗名;诗家则提倡诗赋欲丽。陶诗风格平淡,以之扬名,没有传统和时代的依傍。事实上,无法“立善”扬名之下,他屡叹知音不存,身没名朽,而不指望诗文可以传世。  相似文献   
73.
<游白鹿洞歌>是白鹿洞书院的压卷之作.关于此诗的作者紫霞真人到底是谁,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为明代的罗洪先,一为明代的王阳明.但据考证,此诗的作者当为清初康熙年间的吴雯,而紫霞真人只不过是为他书写了此诗的一个友人罢了.而紫霞真人,即高珩.  相似文献   
74.
唐朝名臣李渤的籍贯史传失载,一般认为是洛阳人。出仕前他隐居庐山,事迹模糊。通过考察,李渤实际上是成纪人,在庐山隐居至少有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75.
德安县吴山乡灵龟石发现一块墓碑,上刻“故陶潜公之墓”字样。2006年,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考察。综合陶潜墓、牛眠地的情况,我们认为这里作为陶渊明故里,存在极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告了一种能验证遗传的三大定律和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等遗传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7.
陈寅恪的《桃花源记旁证》,着力论证了桃花源的原型,引起不少争议。论者多以桃花源为虚构,不可实求;然而又无法否认桃花源之理想来源于现实。事实上,该文给人的启示是,对桃花源之虚实,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