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上帝的起源李申上帝,今天的中国人多以为那是基督教的概念,是基督教的至上神。其实,中国基督教的上帝,乃是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他们的God译成的中国名字。上帝,原是中国传统的至上神。一中国没有《伊里亚特》那样的史诗,却有一部《山海经》,保存了一些上古...  相似文献   
42.
高校的教师,尤其是文科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我是一位外国教育史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授课中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1)由此及彼,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讲授外国教育史时,我常常与中国教育史相联系,并指出,世界各国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处于不断交流、相互影响的联系之中。日本古代直接吸取了中国文化——儒学,近代则积极向西方学习,建立了促进其经济迅速发展的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又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  相似文献   
43.
44.
开展学生之间的互邦补课活动是提高学习质量,尽快夺回“四人邦”造成的损失,为四个现代化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我班去年五月分开始的互邦补课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抓互邦补课要从思想工作入手,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批四害、肃流毒,使同学明确学习目的。去年初,我担任了高一·一班班主任。这个班将近一半的同学根本不读书。刚刚发  相似文献   
45.
【训练项且】 学习摘记 【训练且的与要求】 1.认识学习摘记的作用与意义,养成写学习摘记的良好习惯。 2.了解学习摘记的主要类型,明确写作要求,掌握写作要领。 3.能够熟练地写学习心得,做到对学习材料有正确的理解,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46.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书证问题有三:(一)晚出;(二)漏收;(三)有误。本文就此三类对近40个条目书证征引问题提出订补意见。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第一段,鲁迅先生在叙述敌论的论据时,每叙一点,就用一次“是事实”。如此连用三次。如果把这三处“是事实”删去,似乎未尝不可,甚至还显得简炼了一些。那么,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为什么在这里要舍简用繁呢? 对此,有种种分析。有人认为鲁迅先生之所以在文章开头就一再强调敌论的论据“是事实”,乃是“从险处落笔”;有人认为这是“以退为进”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笔法。以上这些分析,固然都是  相似文献   
48.
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李申申作为高校的文科教师———从事外国教育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如何把握好所教学科的方向,使学科既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又使受教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增加与拓宽,这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改革的问题,本文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一...  相似文献   
49.
汉语中不少词语可以通过反序重叠的方式在一个语言片段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增强修辞效果。文章试从语音、语法、语义和修辞四个方面对汉语词语反序重叠现象的特征及功用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50.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条书证,在辞书中往往被反复征引,多次使用。在征引同一书证时应保证其前后的一致性,这是辞书用例严谨性、准确性的体现。但考察现今几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书证均普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辞书的质量,也会给读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因此,高质量的辞书应该尽力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文章以代表当今国内辞书编纂最高水平的《汉语大词典》为例,具体指出其书证存在文字不一、标点不一、体例不一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