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谁在左右学术——论古籍数字化与现代学术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与学术之关系的历史经验看,古籍数字化是继纸张和印刷之后影响学术走向的第三个重要关捩.其影响学术活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学术研究愈来愈成为技术活;二是检索替代阅读,使记忆力衰退;三是发表方便;四是传播速度加快;五是抄袭剽窃成本降低.综合来看,时下流行的"e考据"集中了各种要素,实为其典型代表.总体来看,技术引领学术是数字化时代学术研究的最大弊病.去弊之法有四:其一,充分发挥e时代和e文本的特点,扬长避短,创建为我所用的数据库;其二,技术与学术互补,去"心""智"之隔;其三,消除人为屏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其四,坚持汉文化中心本位,防止"数位落差".  相似文献   
12.
近来因疫情之故,总在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如何了解这段历史.他们可利用的文献,除正史外,还有笔记、日记等资料,当然也包括时下记录疫情的诗歌.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读古诗一样,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毫无疑问,诗歌也是一种史料.陈寅恪先生早已指出,中国古诗包含时、地、人三个基本要素.借助这些要素,可以“诗史互证”.陈先生曾以元稹、白居易诗歌为例所做笺证,已成为文史研究范式.元、白之外的其他唐代诗人,其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也很密切,细读之下,可丰富唐史更多细节.在这种意义上,邓小军等著《唐诗说唐史》不仅展示了“以诗证史”研究法的具体操作,而且其部分成果还可补充正史之缺漏.  相似文献   
13.
唐代秘书省从贞观初年开始下滑,到开元时期跌入最低谷,天宝后逐渐提升,中唐到达最高峰.秘书省官员进士出身比例的计量分析,正好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馆系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等文化馆所的统称。各馆文士因所从事职务的不同,社会角色内涵和规定性也彼此相异。文馆文士或在朝或在野,朝野之间的迁转促使文人地域空间流动。因此,从社会角色这个特定角度来考察文馆文士与文学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文士群体共相,二是文士角色流动。通过对文士社会角色的研究,以期引起对唐代文士群体性和流动性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5.
陈寅恪先生与埃斯卡皮对制度所持的立场不同,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一是将之纳入文学事实的过程.但在制度作为文学生成的外部环境一点上来说,二者亦有相契合之处.对文学认识的分歧,在于前者尊重不同语系的语文特点,同时文学亦可作为历史考据的材料,而后者则认为文学既是意义也是物品,应从书籍的流通传播来考察.这些分歧,导致他们在研究文学与制度之关联性时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着眼点都有所不同.寅恪先生关注时间地理人事,关注作家的种族和社会阶层,关注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埃斯卡皮更侧重于文学群体的地理出身和社会出身,更侧重于读者对作者的"创造性背叛".与之相应,在研究方法上,埃斯卡皮注重历史方法和社会调查,而寅恪先生则运用诗史互证的综合研究法.  相似文献   
16.
潘明福教授新著《两宋时期的文集编纂与传播研究》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书籍史研究进程来看,其学术渊源植根于中西思想的交汇融通。二是作者从《全宋文》全面收集新材料,以此为基础切入两宋文学研究,因而具有推陈出新的学术意义。三是系统建构宋代文集编纂传播研究新理论。主要表征于对文集编纂与传播现象发生的整体和宏观把握,从书籍制度、历史惯性、利益驱动等要素出发,提炼总括了独特的两宋“文集文化”。四是解决宋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主要体现为创造“制度—文集—文学”研究新模式、辨析文集编纂传播与文学观念的关系、发掘写刻并存现象的学术新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