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吴安春 《中国德育》2007,2(10):20-21,87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人人都有共生的智慧,能自觉体悟与自然、他人、社会间的相融共生。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当前支撑和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22.
通过"研训一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职后培养,同时又把这种职后培养与实验教育学院的创建相结合,进而实现教师培养在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3.
座落在美丽的江南名城无锡市繁华的闹市中的东林小学是市重点校。历史悠久,校风优良,英才辈出,曾培养出秦邦宪(博古)、陈翰笙、薛暮桥、钱锺书、杨荫浏等一批英才。东林小学的前身是享誉中国历史的东林书院。尽管古朴、温馨的老校址被政府收回,成为旅游观光的名胜古迹,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林小学依然呈现着“风声雨生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昔日辉煌.成为万花怒放的无锡小学教育中醇香悠悠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4.
吴安春  李新翠  田虹 《中国德育》2006,1(4):47-49,78
道德学习强调回到学习者自身,以学习者自觉、自发地进行道德学习为出发点,实现道德教育从“教”向“学”的转轨。通过对北京市三所学校高中生的问卷调查,旨在研究高中生道德学习的机制,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25.
吴安春 《教育史研究》2006,(2):89-93,98
本文求本溯源,从西方“德性论”哲学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理解“创造观”,认为创造是指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潜力,是人的完整生命的自主创生过程,人的完整生命的自主创生过程与德性成长是同一的,重视人在自我发展上自立、自主、自成的内在超越精神。这对于重新审视和合理地理解创造的本质内涵,以推进创造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6.
吴安春 《中国德育》2011,(10):50-53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如何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创新中小学德育模式,正确处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三重关系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扎根于我国教师观念中的、重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知识本位”的教育观之贡献进行肯定的同时,重点对其症结及存在的流弊作了合理的反思,指出持这种观念的教师已无法应对现代教育的挑战,教师只有实现教育观的彻底转轨——从知识论、认识论的立场转变到德性论、创造论的立场上来,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8.
吴安春 《中国德育》2013,(17):21-24
价值教育能力是教师胜任和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能力条件,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透过教育现象,研究教育的内在价值并享用这些价值。在学校教育中,价值教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是价值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价值教育的重要环节,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价值教育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9.
“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就是让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0.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首师大实验学校”)自1999年创建时,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实行人员自聘,经费自筹。建校初的校址地处朝阳区来广营.校舍破旧,生源稀少。2001年经市教委批准承办北京市高校小区——望京花园的配套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