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40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采用煤渣静态吸附水中氟和砷.考察煤渣投加量、震荡时间、进水浓度和pH值对煤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污水较为合适的煤渣用量为6 g;煤渣对氟和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 h;对高氟水的吸附效果较好,对低氟水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对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pH值对氟和砷的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充分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实践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34.
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青年报》"今日出击"栏目在采编过程中坚持"六不原则":1)不撕裂社会伤口。2)不增加社会焦虑。3)不扩大阶层裂痕。4)不加剧社会对立情绪。5)不做"一叶而知秋"的推论或全称判断。6)不低俗。  相似文献   
35.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妙手偶得的结果,许多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也往往产生于"灵光一现"之间。钱学森曾指出:"如果我们掌握了灵感学,那么创造力将普遍地极大地提高,而且人人都成为了‘天才'。"那么,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灵感思维是潜藏于人们思维深处的活动形式,它是否可以培养呢?巴甫洛夫说:"争论是思想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图书馆的性质、职能、评价效益标准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与企业有本质上的不同,从而主张高校图书馆不宜企业化。  相似文献   
37.
案例: 在学习《烟台的海》一课时,教师引导学 生感受夏日烟台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 恬静和惬意。学生入文人情地朗读,清晨,太 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 出。教师沉浸在学生美仑美奂的朗读中,深 感时机已经成熟,便将课前的设计和盘托 出:此时的大海定会与火红的太阳进行着一 番亲密的对话……后面的话尚未说完,突然 从学生中蹦出了4个字"请写下来"。 我立刻反思自己:学生是不是太了解我 的教学了?我的教学难道进入了一种一成不 变的模式之中?对学生而言过于熟悉的教学  相似文献   
38.
子宜 《内蒙古教育》2005,(9):i0002-i0002
7月15-16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相似文献   
39.
珍惜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中央二台的一个节目《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节目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一个慈善机构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去体验盲人的生活,他们用黑色的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吃饭、购物、走路时都有人陪同,规定每人体验三天。第一天,有很多人在活动中因为受不了而中途离去了;第二天又有  相似文献   
40.
宜课 《百科知识》2001,(2):15-16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技术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