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吴玫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5):57-58,63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新的战略机遇发展时期,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从合理定位与科学现划、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与机制创新、突出特色与开放办学五方面入手,统筹、协调地做好工作,加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从而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使新建本科院校在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玫 《天津教育》2011,(12):42-43
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对于中小学教学改革认同高、评价低的局面,除了教育专家分析的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有待改善等原因外,应该说教师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香港高等教育在过去20年里经历了从精英阶段到普及化的迅速发展,然而规模的扩张并未带来质量的下降,这与香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质量保障机制密切相关。香港针对不同的高等教育界别和层次,成立了三个主要的质量保障机构以负责各自界别和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年跨越发展的实践,我国高等学校再次转向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当下内涵式发展理论所强调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科学定位,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质量要求。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开放的办学模式、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分别从教育的目标、制度和文化环境、资源使用效率、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六个维度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决策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内容。数学教育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数学教育必要的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评价标准等诸多因素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用户,因此,手机也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本文认为,中国手机发展的社会环境与西方基本不同,它是在完成"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塑造着"后现代"的社会文化.手机的文化影响是复杂的.本文力图从新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来解释中国独特的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历史现象.本文首先描述中国手机后来居上的"后发式"崛起过程,说明它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然后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分别说明手机使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吴玫 《教育文化论坛》2011,3(5):141-141
新自由主义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思路的同时也重创了大学的世界,其影响体现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责任的弱化以及大学学术生态的异化。  相似文献   
20.
吴玫 《考试周刊》2012,(27):51-52
作文,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写照,是对生活最本真的表达,是激情生命最绚丽的绽放。然而,纵观今天学生们的写作,却总是显得那么苍白而贫乏,令无数老师们头痛不已,费尽移山心力却又收效甚微。于是,感叹连连:如今的孩子怎么了,如今的作文怎么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