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课堂板书的设计依据、设计原理、书写要求及美育功能。例举了课堂板书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42.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型实验方  相似文献   
43.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 (必修 )第一册中的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 ,很多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改进探讨 ,从散见于有关刊物上的改进结果分析 ,仍摆脱不了反图 11煤油层  2水层  3止气夹应剧烈 ,钠粒四溅、危险性大、生成的气体难验证的缺点。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的实践中 ,做了如下改进 ,并经反复试验 ,实验效果好 ,能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现介绍如下。1 实验装置 (如图 1)2 操作方法与实验现象(1)按图 1连接好各仪器 ,检查气密性 ,然后打开止气夹 ,从漏斗中依次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煤油及比漏斗内径稍小的钠粒。(2 )当钠粒经过煤油层与水面…  相似文献   
44.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从培养阅读化学课本的能力着手。如何科学地去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课前预习粗读,了解教材内容 新编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就其结构而言,都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既有论点,又有论据和结论。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阅读。阅读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预习的意义,拟出预习阅读提纲,让学生  相似文献   
45.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表述语言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表达,一般有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表述等多种形式。而文字表述对探索化学理论,普及化学知识,储存化学信息,促进化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实验表述的规范性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就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1加强实验术语的规范性1.1统一关键术语用于描述实验的术语很多,要达到千篇一律很难做到,但对一些常用的关键术语应该统一。(1)描述实验仪器。对于实验仪器,教学中应了解它们各自的规格、性能、用途和操作方法,准确掌握其名称。例如,制取氧气时用大试管,气体验纯时…  相似文献   
46.
根据甜菜栽培生理学特性,对宁夏海原园河流域适宜甜菜生育的温度,日照,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证了在该地区推广甜菜种植的有利因素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一种认识中学化学实验仪器的游戏卡,并将游戏卡设计的意义、制作过程及玩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8.
浅议高校学报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所载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必须实现规范化和统一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探究是指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一般顺序。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是培养探究态度、发展探究能力、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然事物、现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梳理探究思路,提醒相关信息,把握探究过程,分析探究结果,重视探究反思,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下面笔者以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为例来讨论探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50.
笔者对钠与水反应实验从用品的易得性、装置的美观性、操作的简便性、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实验现象的明显性、实验结果的可信性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及设计思路 1.设计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验证,了解金属钠的表观现象即物理性质;理解钠与水反应的本质,为学习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及实践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感受设计目标对实验设计及实验观察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化学奥秘的精神,激发学生科学严谨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