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周云龙 《青年记者》2010,(11):57-57
别看电视台的记者们拍过高官,录过百姓,神气活现的,他也有怕的,最怕采访一种人——那些被誉为"祖国的花朵"的孩子,因为他们在答记者问时,俨然一副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架势,而说的却多半是正确的废话,不是"今天听了这场报告会,深受教育",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52.
周云龙 《青年记者》2010,(13):82-82
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警方最近连续出击,对歌厅、洗浴中心和发廊、足疗按摩场所开展大规模清理整治。警方的突然行动,引人关注,不过,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民警到场时,年轻的女子们正在陪侍异性饮酒、唱歌。对于民警的到来,她们神色平静,面对警察的询问,并不隐瞒自己的陪侍身份。(《今晚报》,2010年5月14日)  相似文献   
53.
一、文摘的魅力没有人怀疑,原创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可是人们又不能不承认,被称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是一份文摘月刊。2000年英国出版的国际期刊年鉴里面,《读者》的发行量排在世界综合类期刊的第四名,第一名则是美国的《读者文摘》。上海《报刊文摘》,是一份新闻文摘周报,发行量达100 万份,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一些全国发行的新闻报刊。对于有阅读习惯但时间又不充裕的人来说,欣赏文摘类报刊是最佳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不管报刊市场竞争怎么激烈,《读者》、《报刊文摘》、《小说选刊》等文摘类报刊始终走红。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摘类报刊或文摘类版面已发展到8000多家,仅北京就有2000多家。  相似文献   
5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陕西“虎照”事件之后,黑龙江最近爆出“羊照”的新闻。不过,《大庆晚报》编委会知错即改,他们已经公开道歉,证实《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一稿为PS合成图片。作者承认,画面中羚羊照片、火车照片的确不是同一时刻拍摄,而仅是在同一地点拍摄,为了追求“更有感染力”的画面,  相似文献   
55.
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主办的新闻打假历时7年,面对又一个年度里如此众多的假新闻,作为传媒人,他们有些疲惫:这样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何时是尽头?不过也有让他们感到些许兴奋的,因为评选2007年度假新闻有了三大历史性的突破:电视假新闻终于"落网":"正面"假新闻终于现形;造假记者终被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56.
生于农家,长在农村,最终跳出农门.作为60后,回看过往,我们其实是最幸运的一群人.相比今天的孩子,我们那时候读书,没什么功课或考试的压力,好多父母根本不管不顾,因为他们在田里刨食已经自顾不暇了.我们没有上过幼儿园,不会纠结什么幼小衔接;小学直升初中,不用也没有择校;放学后,没有谁补过课,更没有兴趣班;读大学时,不用交费...  相似文献   
57.
电视台的一帮制片人坐到一起,聊得最多的常常是收视率。过去,大家关注的是什么节目收视率高什么节目收视率低、收视率为什么高收视率为什么低,而现在,争论主题往往成了"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真的,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假的"。电视界专家学者还在热烈地进行收视率导向的批判、本质  相似文献   
58.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期有对当红明星赵薇的一篇专访,其中有几段答记问,个人感觉很有点意思,边看边作了录: A:当初演《还珠格格》我也被骂得很惨。我不认为一部戏大家都说好是一个正常现象,其实,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可能大家对一件事都说好。  相似文献   
59.
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叶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一"旅行中的理论"(Traveling Theory)是爱德华·萨义德1982年在Raritan Quarterl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题目,该文后来收入1983年出版的The World,the Text,and the Critic(中译本为《世界·文本·批评家》)。这篇著名的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或观念的意义与其情境间复杂的互动机制。如果从一种后设的眼光来看,"旅行中的理论"本身也已成为一种"旅行中的理论":自从该文发表以来,它总  相似文献   
60.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4,(21):113-113
正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正在摄制一档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节目通过对全国各地的寻访、挖掘,揭示那些海内外闻名的"中国骄傲"、"中国之最"背后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故事。系列节目的主标题,应该说很有诱惑力和鼓动性。不过,互联网时代,还有什么是"你所不知道的……"?调查一下、研究一下、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个时代变着法子在标榜或推崇"无所不知"的那些"最强大脑"。其实,海量资讯扑面而来的当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