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新闻材料,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中考语文命题者的共识。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新闻题较多,考查的内容均为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或一些地区极有地域特色的新闻事件。新闻题的题型主要有:修改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新闻信息、评说新闻时事、修改新闻作品、品读新闻专栏、探究新闻内涵、听读新闻内容、补写新闻导语、补写新闻结语等。另外,将时事材料作为识字写字、词语运用、病句修改等语言积累运用题的命…  相似文献   
12.
一、积泉和运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归省()家眷()攀雨() 恬静()震够()峥礴() 2.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用错的字,找出并改正。(2分) 《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身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理 赞。 两个用错的字是和;改为和 3.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3分)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 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 也可直接交给我。 …  相似文献   
13.
一、积累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锡林郭勒草原的冬季来得如此匆忙和迅急,以至于jìng然忽略了秋季,缺少了yùn酿,没有了过度。这倒颇像草原牧民的性格,倔强、耿·直、不会绕弯。冬季是草原人一年中与之厮·守时间最长的季节,因而冬季的草原也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14.
如今,广告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的广告语,也成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素材。近年来,广告类试题也越来越受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来源于生活,能够综合考  相似文献   
15.
[时文选读] 从自然灾难中反思人类的界限 肖擎 ①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9.0级地震。日本政府称地震已给当地带来“重大损失”。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大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海啸波及一些地区.造成大批人员失踪,目前尚无法统计全面的伤亡和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题现在的家庭,一般由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组成,被称为"三人世界"。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原文快乐的三人世界刘成  相似文献   
17.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1,(11):7-10,41
【能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散文而言,其主要考点一般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写作顺序;3.品味语言含义,理解深层哲理;4.辨别表达方式,了解相关作用;5.认清表现手法,体验文章情感;6.扩展探究迁移,感悟启示评析。  相似文献   
18.
【名师BBS】周老师:四方入手,全面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普普通通的人,少轰轰烈烈的英雄,多日常生活小事,少惊天动地的壮举,所以同学们总觉得写自己身边的人很难写出个性,总  相似文献   
19.
桑树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它,桑树也许可以为人类作更多的贡献。[编按]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了一出京剧《清官册》,说的是寇准应八贤王赵德芳之召去审潘洪。对这位来自霞谷县的小小县令。潘洪自恃是皇上的老丈人,傲慢狡赖,拒不吐实。早就充分掌握情况的寇准,愤而逐一揭露其在前线官报私仇乱箭射死杨七郎、迫使杨继业碰死李陵碑等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种种罪行。饰演寇准的杨派老生张克,以一气呵成、铿锵有力的贯口,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地对潘洪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鞭挞.激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什么是忠,什么是奸?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演绎得令人刻骨铭心!从古至今,艺人和百姓就是这样满腔热情、不遗余力地歌颂热爱祖国的英雄,痛斥危害祖国的败类。“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善恶之殊,如水与火”。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不就是这样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