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是语文综合能力.是其他能力的集中和最终体现。可以这样说.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尺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作文难写.存在畏难心理,写作文时偷工减料,东拼西凑.或者干脆照抄范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俊英 《中国德育》2010,(11):51-52
在最初当班主任的两年里,受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的影响,我认为对待调皮学生首先要给学生来一个下马威,在与学生互相了解后处理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管理就可以省事省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教师的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3.
周俊英 《考试周刊》2014,(49):80-80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掌握更灵活的思考方式。正确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优势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创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动名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最严重的搭配序列。本文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子语料库ST5和ST6,对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习者的动名搭配错误展开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对动名搭配错误进行归因研究,将动名搭配错误的潜在原因归结于母语负迁移、虚化动词滥用、语义限制、语法结构、语用错误。本研究发现高、低年级学生在这五种错误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这些因素在高、低年级学习者的搭配习得中已经固化,成为中介语产出的一些影响因素。学习者在习得动名搭配时,须提高输入的质量,谨慎考虑搭配的可行性和规范性,避免错误搭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淡如水。文学大家们通常善用修辞、妙用修辞,让文章生动形象、波澜起伏。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汲取营养,从名篇中探寻写作方法吧!课文笔法一、善用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外语教师,笔者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加强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知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日益重要。本文探究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差异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就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它的内容极其广泛,即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服务等具体业务工作,也可指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文化的广泛交流,英语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而对于大多数的国内英语运者而言,因为缺乏相应的交流环境,多读多积累就成为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英语老师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英语的基础教学中,中学老师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针对这一话题,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培养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以更好促进企业创新力、技术人才、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文章从学习资源的建设途径、学习平台的构建、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等方面打造在线开放学习资源,探索产业工人职业素质提升的实践路径,更好地助力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