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训诂概指各种文献解释工作。其基本的解释模式,或基本的方法,是“诂—训—传”亦即语言解释与心理解释的有序展开与有机结合。训诂学就是关于文献解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学问。中国训诂学不仅有确定的研究对象,有效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而且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其发展前途是广阔的、多向的、久远的。  相似文献   
22.
本认为,稷下学宫与稷下先生,都具有特殊的历史风采,是战国时代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的骄傲,稷下学宫立基于一片民主气息较浓的社会环境里,具有宏大的规模和系统的制度,在组织上具有开放性在思想上具有包容性,在功能上具有多重性,它造就了稷下先生。稷下先生以议政论学为主业,以思辨玄想为风尚,具有清新的独立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创造了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23.
朱熹心理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心理解释方法论的革新与创建,是朱熹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并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的重要凭借。章从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这种心理解释方法论的内涵、性质与功用:一、学术源源与期待视界;二、理论内涵与运作程序;三、解释效果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4.
本选取解释的典型性目的、典型性本观念、典型性方法三个角度,对汉代前期、宋代后期、明代晚期的《诗经》解释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认为:在中国化传统中,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与改善,是各个时代《诗经》解释的原动力和出发点。远离了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和改善,就不可能有新的《诗经》解释的兴起局面。这是《诗经》解释的人启示。  相似文献   
25.
26.
古汉语词源结构中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学的深入研究,引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依赖符号,尤其是依赖发音清晰的语言而产生、发展。而语言又以最典型的形式在自身中表现文化活动——因此,语言是文化的模式。我们认为,这个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和所具有的启示性,突出地表现在人类的命名活动中,体现在语言的词的词源结构里。因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人类总是特别注意在已有的初级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地从自己的否定愚昧、发展文化的需要出发,根据自己对新事物的特征的认识和评价,选取和创造一些最能说明新事物性状特征和功能特征的词来指称它们,从而  相似文献   
27.
28.
形训,是根据字形结构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它起源于战国以前,盛行于东汉以后。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往往反映出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而本义又为词义的进一步引申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所以,分析字形结构常常可以考求出词的本义,而掌握了词的本义,就能更加准确而迅速地推求词的引申义。这就是形训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如果  相似文献   
29.
30.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周光庆魏晋风度,一个永远具有魁力的话题,一个特别难以把握的概念。它既是旧的权威人学思想衰落的标志,又是新的权威入学思想重建的产物;它既是魏晋时代读书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象征,又是魏晋玄学倡导玄远精神的结晶;它既是那个特定时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