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材料力学是众多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涉及知识点复杂抽象,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不易于学生理解。将对分课堂引入材料力学的实际授课中,实践表明:对分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概念、易于扩展学生思维而其将力学公式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米开朗基罗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老子也讲:“天下大事,必成于细.”丁维东老师也曾说:“课堂,通俗点讲就像学驾驶,要方向感好、操作能力强,更要把握好每个细节!” 是呀,只有关注细节,精心预设,着眼动态生成,才能打造出高效的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对细节问题的成功处理,常常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观摩胡萍老师《永远的莫扎特》这节音乐欣赏课,感觉她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细细去揣摩、借鉴.  相似文献   
43.
王阳明的教育改革行动深受其"侨易"经历的影响。贵阳龙场的艰难困苦与生死之忧导致王阳明彻底背离了朱子儒学,并产生了"知行合一"思想与教法;离开贵阳之后,滁州的幽静山水和自然无忧的环境以及"知行合一"教法产生的弊端又致使王阳明选择了"静坐自悟"的教法;最后,江右宸濠之乱与忠、泰之变使王阳明相信只有良知才能够真正足以忘却患难,超越生死,从而衍生出"致良知"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本文从王阳明的"侨易"经历入手,不仅可以深化和拓宽既有的王阳明研究,也可以为认识当代教育家的教学改革行动提供研究新路径。  相似文献   
44.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内容的要求,从七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模式,即:入藏文献应以中文文献为主,适量入藏外文文献,且以普及级为主;入藏文献要有针对性、适用性,科学地配置各类馆藏文献;入藏文献以学习级为主,兼收研究级文献,有选择地收集普及级和消闲级文献;入藏文献要以纸质藏书为主,兼顾其它戢体的文献;入藏文献要有连续性和长期性;入藏文献的复本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限度;有针对性地做好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组织和利用。  相似文献   
45.
目前,各高职学院都相应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出建立应用性强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并对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系统的建设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6.
周晓敏 《学周刊C版》2023,(8):135-137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承担起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责任,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共精神、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时政热点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是特定时间内国内外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等领域内容的重要体现,把时政热点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本文主要是探究如何把时政热点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希望对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7.
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由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决定的,是由思政课承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职责决定的,是解决思政课面临困境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具体而统一的布局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改变高校思政课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较弱的现实困境,促进高校更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责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正>早在传说中的中国上古时代,选贤任能的苗头便已经出现,虽然宗法制的发展一度将血缘关系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才能为标准的任人方式必然会打破血缘的界限。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世卿世禄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才选拔及任用方式呼之欲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孔子在"举贤才"的呼声下提  相似文献   
49.
周晓敏 《广西教育》2023,(24):12-15
本文针对现行专本衔接课程评价存在的课时设置不合理、过程性考核要素颗粒度大、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问题,分析专本衔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认为在政策施行过程中应不断健全专本衔接评价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以落实专本衔接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