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主要指的是乡村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作为“乡村的”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为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提供合理性支持;历史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为其公共属性的可能实现提供继承依据,乡村教师对新阶段乡村社会的重要价值是其公共属性可能实现的前提,法律政策为乡村教师承担公共责任提供直接保障。但是,目前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遭遇了多方面的困境,使得乡村教师成为了疏离“乡村的”教师。因此,要实现乡村教师——作为、成为“乡村的”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就要重视对乡村教师公共性的培育和表达,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52.
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3.
周晔  孟俊 《现代情报》2018,38(7):47-53
[目的/意义]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产物,政务微博功能综合、用户众多、信息海量、诉求多元的特点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过程]通过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2 000条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9.0分析政务微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使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中央气象台、@问政银川、@北京微博群,来实证研究基于内容的可视化、基于时间线条的效率值、基于突发事件的微博群效应在社会治理的独特运作模式。[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务微博在预测网络舆情、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优质的政务微博运营理念有助于促成信息在交互场景下实现多方谋划(共建)、广泛参与(共治)、共同享有(共享)的社会化机制,以期能为政府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4.
作为党的上海发起组重要成员,陈望道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不仅借助早期书报活动宣传了先进思想,更是在这一进程中构建了进步分子获取“主义”、实现政治诉求的交往空间与平台,办报办刊也成为我党早期组织成员相互联系、彼此联结的组织桥梁与纽带,即列宁笔下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脚手架”。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的过程中,毛泽东、陈独秀、陈望道等接受了苏俄代表的指导,汲取了列宁“办报建党”的有效经验,同时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创党之初就探索了一条中共党报党刊在宣传思想和组织建设上“二位一体”的有效方式,这些直到今天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5.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