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说起发明家,大家总会想到爱迪生、居里夫人之类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同时觉得“发明”是那样遥不可及,更别说成为发明家了。其实,“发明”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也许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相似文献   
12.
周贵荣 《大观周刊》2012,(37):224-224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不应仅仅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使学生单纯学习技术;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和探讨。本文就以此为目的在教学中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讨论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对象是社会,动机是善意的。关于“讽刺”,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过对“讽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反语讽刺     
反语,实际上也是语义双关。它和一般的语义双关的区别,在于它是语义相反的双关。而它的相反的语义,一般来说,单从它本身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构成语义向相反的方面双关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出现和形成。鲁迅自称“好用反语”,因为反语有力。我们就先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反语来表达讽刺的。  相似文献   
15.
当你内心的厌学情绪悄悄萌芽的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哦。赶紧来想想学习有多少好处吧: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谨慎、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艺术使生活更生动……学习如此有趣,你还能为自己的厌学找出什么样的借口呢?跳出厌学的泥淖@米子 @胡琳 @周贵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环境管理中的两个问题:对企业废物排放的管理问题和全球大气CO_2含量变化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阐述了环境管理建模的两种方法:机理分析的方法和数据拟合的方法以及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考试是件让人发疯的事打赢考试这场"官司"今夜无法入眠与考试纠缠不休考试是妖怪,我不是孙悟空伴随考试而来的紧张、焦虑,往往会造成同学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心理学上称之为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的表现有:冒汗、心悸、腹泻、尿频、抑郁、口干舌燥等。这些症状往往是由考试压力引起的。以下三招可以帮你克服考试焦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朋友为你点播了一首动力火车的《当》,请拿起你的手机在地板上狠狠地敲一下——"当"!好,点歌完毕。★知道你快过生日了,想要什么礼物就只管说,说呀,快说呀……短信看完,时效已过。  相似文献   
19.
现在同学们的学习压力都不小,特别是即将迎来高考的高三同学,每天要进行紧张的学习,生活过得十分单调,这就很容易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  相似文献   
20.
夸张讽刺     
夸张这种修辞格,也叫做“铺张”。王充《论衡》称之为“增”,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夸饰”,近人唐钺的《修辞格》称之为“扬厉”,鲁迅有时也称之为“廓大”。照鲁迅的说法,夸张和漫画一样,是“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使之“更容易显出效果”。而所谓“显出效果”,就是“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使人一目了然,得其艺术上的真实。夸张不拘泥于事实的真实,却也基于事实的真实“,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夸张,而是“胡闹”和“笑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