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因此,教师应发挥表扬的作用,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从而愿意评价,喜欢评价,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2.
艾米  O型血 《成长》2006,(12):28-29
我与丘泽相识在校门口的小诊所里。都是看上去身强体壮的大男生。军训没几天就中暑了,倒在诊所的病床上摊吊瓶。给我们输液的是个秀美温柔的小护士,时不时走来看滴液速度是否适宜。  相似文献   
23.
黄金X代     
江枫  D型血 《当代体育》2007,(7):8-8,10
NBA选秀制度,总是能在特定的年份里,制造出一群精英球员,我们习惯把他们叫做“黄金X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4.
残阳如血 《乒乓世界》2004,(9):i003-i005
又一个四年等待就这样轻易结束了。雅典带给我们太多感动,太多激情,太多思考。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了三金一银二铜的成绩,已经完成了队内在赛前制定的。保二争三”的目标,但对于广大球迷而言,或许还有些遗憾。而电影与乒乓球的结合,对于读者多少有些陌生,看过激烈的比赛,大家不妨看看“中国之队影片大盘点”来放松一下,队员和影片中的角色、情节究竟有多少相似,还等待着你的评判。“常青树”老瓦虽然在奥运会上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他最终输给了年轻的有着狼一般凶狠目光的柳承敏.老瓦是一个关于王者的神话,“王者之殇”这样告诉你。孔令辉的脚还没在雅典路上跨出,就已沉沉落下,日趋成熟的孔迷已能理智地接受,他们要的是孔令辉继续走下去。因为“一生有你”。亚洲欧洲、官方民间一起总动员,开始了新一轮“剿中”行动,“狼来了!”的喊声一时在网络间络绎不绝,看看巴黎世乒赛上曾给我们带来惟妙惟肖的模仿秀“名人谈世乒赛”系列的梁加辉此番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25.
女儿孙露晞先后获得重庆市首届“十佳少先队员”和第七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很多同事、朋友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一定要我们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我们和女儿一起回忆,共同完成了这篇文章。一、父母如是说:我们家教的基本理念1.家庭教育的共性——平凡教育从小到大,直到面对高考,我们也没提过希望露晞上什么样的大学。高一的时候,露晞一位同学的父亲对那位同学说:“我辛辛苦苦培养了你十几年,你还是应该给我考个北大吧?”女儿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们,问:“要是我考不上北大、清华,你们会不会觉…  相似文献   
26.
不仅是翅膀     
“如果你看见一个神情迷茫的小孩,她穿着绿色的连衣裙,记得帮她一把,因为那是小时侯的我。”医生叫我注意身体,可是我依然听摇滚,写通宵,为成绩而失眠。医生是一个年轻的男人,看起来像难民营出来的难民,脸黄肌瘦的,一双黑漆漆的眼睛闪着诡异的光。雨点一直不停的打在伞上,我穿得很多,因为我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冒。好不容易遇见了MED,她十分同情地安慰着我。我向她抱怨这个阴冷的鬼天气。其实我不想老是当发牢骚的人,可是如果有听我发牢骚的人在我就停不下来,这一点是最让人感到心烦的一点。摇滚充满了冷清的大街,混合电子声伴着雨声,敲击…  相似文献   
27.
女儿孙露唏先后获得重庆市首届“十佳少先队员”和第七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很多同事、朋友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一定要我们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我们和女儿一起回忆,共同完成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8.
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揽孩子的一切。马卡连柯把父母这种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做法说成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在生活中确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将这份“最可怕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习惯了享受来自大人的照顾和关爱,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  相似文献   
29.
现在如此大面积地向社会发放安全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明智之举。向社会发放安全套我想这无可非议,但是向在校的学生发放安全套这就值得商榷了。北京的大学生现在看起来很让人羡慕,因为北京大学生有所能享受的待遇——有人免费向你发放安全套。这件事情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合常理,大学生现在都已经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了, 向他们发放安全套应该在情理之中,但是实际的情况真如你我所想吗?记得天津电视台在不久前播放过这样的一个短片,一对在一起恋爱已经三年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