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时光越过千年,世界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今天,每个人都在谈论网络,在现代社会里,懂得上网和会用电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素质。现在,一个人如果不会在互联网上遨游,就会被看成落伍。 真的会有这么一天,那些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们,会在几年内因缺乏因特网的相关知识而成为功能性“文盲”的危险。因为随着因特网的快速普及,无法运用这项技术或不知如何使用它将等同于不会读写。  相似文献   
52.
1998年笔者对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安徽、陕西、吉林、四川9个地区15所高等院校的72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用STATA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准知识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规律性,为进一步探索准知识人口迁移模式试以探讨。一、准知识人口迁移特点“出国潮”和“打工潮”为世人瞩目。“出国潮”引起的人口迁移主要是高级知识人口的国际迁移;而“打工潮”则主要是非知识人口的国内迁移。一年一次的因高校招生录取所造成的准知识人口的迁移,却往往为世人所忽视。然而,在中国,近年来准知识人口迁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大城市的男…  相似文献   
53.
张淑仪,1935年12月生,著名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现为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教授、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她先后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兼检测声学分会副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先后担任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特约评审员,“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近代声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光声、光热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及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方法钠熔法实验的异常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55.
相聚花城     
2005年12月20日到12日,在广州市美丽的东湖之滨,我刊与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研讨会。会议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450多位代表激动而又兴奋地赶来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全国学会会长蔡矛致开幕词,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上有来自9个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的观摩课,由各出版社或教材主编挑选优秀科学教师执教,特级教师章鼎儿、胡济良进行现场点评。各套教材的出版社全都派出精兵强将前来赴会,是一次难得的“科学教材大聚会…  相似文献   
56.
早春二月,沿着南京大学洋溢春天气息的林荫路来到化学楼,笔者如约走进陈洪渊院士的实验室。空气清爽、宽敞简洁的办公室里,丝毫没有想象中化学实验室的那种刺鼻的气味。  相似文献   
57.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教材中是用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初级橡筋)用的部件,再用铁丝做一个支架支撑整个螺旋桨,然后装上小车作为动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用的部件很多学校没有配备,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制作方法简单、材料又比较易得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8.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做老师的当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但我在近期参加的一些教研会议上看到的课却不尽然。 案例一:某位老师在讲《了解空气》时,她一方面极力想体现学生在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又对学生做实验是那样的不放心,每次实验前她都进行演示,让学生  相似文献   
59.
教育部日前发出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校“3+X”科目设置改革工作的通知》。继2000年已经试行“3+X”的广东、浙江、江苏、山西、吉林五省后,2001年将有湖北、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3+X”科目设置改革。 这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高考,对于湖北20万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  相似文献   
60.
在给定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是探索性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复习中较热的一种题型,由于这类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确定,从而解题的思想与方法也不易直接察觉和掌握,所以熟悉和掌握这类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归纳了几种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