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现代汉语是8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阐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系统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及运用汉语的能力。 87级现代汉语借用的教材是中央电大8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讲义”(上、下册)和80节录音课。现代汉语讲授一学年。第一学期40课时:绪论2课时,语音7课时,汉字6课时,语汇14课时,语法(语法概说、词法)11课时;第二学期40课时:语法(句法、标点符号)20课时,修辞18课时,综合运用2课时。  相似文献   
12.
“意义的完整性”是成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成语既然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那么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在成语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语义的独立性,但是独立的程度有差别。根据这种差别,成语可以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种类型。本文中,我们对这三种类型成语进行分析,不难看到,无论哪种类型的成语,它们的意义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义的完整性”作为成语的主要特点是无可非议的。 一、融合性成语 这类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整体的意义已经不能从部分的意义探求出来。因此,不少时候人们可以了解这类成语的每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未必能正确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还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这门课是内蒙古电大为87级师资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统开的必修课之一。教材是孙喜亭、靳希斌、陈孝彬编写的《教育学》,另有45盒录音带。教育学共计23讲,同学们应当着重把握第1讲至第16讲,以及第18讲、第19讲的基本内容。其余5讲只须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 为便于同学们期末复习,现将教育学23讲的要点提示如下。同学们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不妨结合每讲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借助于语义场理论,对汉语成语语义场作些探索性的论述。全文分为“狭义的成语语义场与广义的成语语义场”和“语言的成语语义场与言语的成语语义场”两部分。狭义的语义场下分等义、近义、反义、类义等子语义场;广义的语义场,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成语间宽泛的类属关系:凡从静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语言的语义场,凡从动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言语的语义场。最后就成语的语义场嬗变、语义场强度、语义场文化背景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是内蒙古电大86级师资类数理化专业的必修课。使用的教材是孙喜亭、靳希斌、陈孝彬编写的《教育学》。因86级师资类数理化专业提前结束课程,教学时数有所压缩,故本学期教育学教学内容作了相应调整。变动情况如下:文字教材讲授范围自第1讲到第16讲.以及第18、19讲,共18讲内容(原教材为23讲);音像教材自第1课到第32课,以及第35、36、37课,共35课(原录音为45课)。凡不在上述范围的,一律不列为期末考查内容。下面就本学期教育学所讲授的四方面内容分别作些提示。  相似文献   
16.
严肃认真的作家都十分重视成语的运用.本文从动态的角度着眼,研究名家们是怎样恰当地运用成语的.一是成语的锤炼,即从名家改笔看他们是如何准确地运用成语的;二是成语的活用,即从名家活用成语的范例看他们是如何灵活地运用成语的.从中,人们不难向名家学习到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和运用成语的高超技巧.  相似文献   
17.
汉字三题     
O·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辅助和扩大语言交际的重要的工具。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是一种听觉符号,而文字则将这种听觉符号转化为视觉符号。正如清代陈澧《东塾读书记》中所言:“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个角度来辨析近义成语。全文分为概括综述性的“总说”、子目列举性的“分说”、匡正近义成语误用的修订性的“正说”三部分。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较为深入地论述了近义成语的“同与异”。通过这种剖析,将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选用近义成语,进一步增强驾驭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同素成语是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同的语素的一组成语。笔者对其界说作了说明,进而划定了它们的范围,归纳出它们的形式类别和意义关联的类型。最后探讨了它们的成因,阐述了研究同素成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商榷:一、多义成语的释义问题;二、兼类成语的释义问题;三、近义成语的释义问题。概言之,前两个问题说的是“释义不全”,当增立义项,以求完备;后一个问题说的是“立目不当”,误把近义成语看作等义成语,当各为主条,以求缜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