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盐类的水解反应式,学生写起来比较熟练,但对于化学测试题中出现的“类盐”的水解反应式,学生写起来就不太得心应手.其书写方法如下:先把H20拆分成带正电的H和带负电的OH,把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也拆分成带正电的原子团和带负电的原子团,然后将带正电的原子团与OH结合,H与带负电的原子团结合即可.例如,PCl3与H2O反应时可判断出PCl3中的P显+3价,它需与3个OH结合成P(OH)3或H3PO3,-1价的Cl需与H结合成HCl,其水解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7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可否认当下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新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现代课程观难以落到实处。准确认识和理解现代课程观的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的核心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应在现代课程视域下,通过开展在职培训,教师坚持实践研究,并进行持续的教学反思来实现。  相似文献   
73.
课堂上教师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存在偏差,师生之间思维不能有效衔接,致使学生思维滞后。文章从“师、生思维不对称”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学生思维滞后的形成原因,并从“营造宽松氛围,树立学习信心”等三方面阐述了应对学生思维滞后的策略。  相似文献   
74.
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在于:一是如何运用学生带入课堂的先前的知识和体验,怎样使这些知识和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二是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从具体知识向抽象知识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探究苯酚与溴水反应、燃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高锰酸根离子共存问题三个案例的分析。阐释了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5.
“类比”是一种探究式思维方法。通过类比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原有知识结构新的生长点.促进知识迁移。从具体实例分析类比在“形成概念、建构知识、深化理解、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十份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虽有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但对问题情境的实施和理解却存在误区。文章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的途径、意义、原则。  相似文献   
77.
正一、PCK:一种新兴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L.舒尔曼(Schulman)于1986年提出的。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另一种新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针对特定的学科主题及学生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组织、调整与呈现,使其有效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定位于"学科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之间的交叉之处,其核  相似文献   
78.
1.离子共存题 〔解题提要〕从AI’ 、A102一存在的酸碱性条件进行分析。 例1(,91高考题),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 、NO3一、A13 、CI- (B)Na 、AI()2一、K 、NO3- (C)MnO4一、K 、50;’一、Na (D)K十、50、2一、HCO3一、Na 解:B、D中AIO厂、HC03一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中Mn04一呈紫色不合题意,A中各离子均为无色,并可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答案为A。 2.图象分析题 例2.(’91上海高考题)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人(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量w与加人x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下图,…  相似文献   
79.
当我们面临一个按常规方法从局部特征入手处理不易奏效或计算繁冗的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整体分析和改造,将有助于优化解题过程。一、整体把握例1.已知含元素Q的分子a、b、c三种物质,分子量分别为60、90、96,其中Q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40%、50%,则Q元素的原子量为() (A)8 (B)12 (C)24 (D)36 [解析]从整体解度看,a、b、c各物质中所  相似文献   
80.
准确快捷地解答化学图像题,首先要看懂图像,了解其化学意义,即认识图像表示什么,再运用有关化学知识正确地分析图像具有什么性质,揭示什么规律,最后利用化学和图像知识依题意解答有关问题.本文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的图像为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