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无论思想感情的表达,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词语、句子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选择,都十分讲究,对正在学习写作的中学生和教学生写作的老师,都是很好的示范性文章,现将全文录来,并作了些肤浅的评论,其中[]中的文字是对文章中一些具体段落或句子的评说,最后是对全文总结性评论。  相似文献   
12.
如诗的秋景     
编者:秋,需要用心体验.一叶知秋.当秋风吹过、落叶纷飞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便会涌动无尽的秋思:我们满怀对大自然的挚爱,充满对生命诗情的憧憬,深深地浸润在秋的优美画卷中.而文中作者用诗情剪来的秋光,赠予读者的又岂是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呢?  相似文献   
13.
剪得秋光入卷来王清铭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却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长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  相似文献   
14.
秒针、分针、时针,日月旋转、嘀嗒不止,记录了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更见证着时世变迁、物是人非。时间,就这样永不回头地悄然滑过,似乎无从察觉,但却依存载体留刻下过往的印痕,亦可触摸,充满质感。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都说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朋友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三遍了。第一遍每段抄三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且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