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流动幼儿家庭教育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流动幼儿这一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必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正处在一个大的变动过程之中,这就是社会越来越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迅速地发展。考察现代理论的发展过程,使我们明显地看到一种变化的轨迹,那就是从重视物质的、纯经济的因素向精神的、文化的因素的转移;从重视社会客体的因素逐渐向社会主...  相似文献   
63.
一、问题的提出:目标管理是指上级与下级一起协商,把管理系统中的总任务转化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一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所属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因此非常适合对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又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幼儿园教职工群体的管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经采用目标管理模式,通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64.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当前技校教学面临着种种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融当代新技术、新工艺于教学中,在教学中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精心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堂上一节课,堂下十年功...  相似文献   
65.
正语法是一门学科,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指导语言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它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是结合语言系统和语义系统的枢纽,是组词成句的黏合剂,起着纽带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策略。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理解+记忆=最好的学习方法。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能否回归基础教育这一问题.在高校实行评价制度创新、在中小学构建学习型组织应成为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顺利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初探孙玉洁通过观察和调查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活动,发现许多儿童缺乏任务意识:表现在上课不会专心听讲,不会听教师的指令,对小学严格的纪律和学习任务感到漠然、胆怯、畏惧,有的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和行为。任务意识是指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别人...  相似文献   
68.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开始把教育改革的聚焦点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认为只有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个人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育改革才能成功,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中教学”。因此,各级领导都在鼓励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各地区也在轰轰烈烈地制定规划,培养本地的研究型教师或者更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69.
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和研究一地自然、人文情况的重要依据。现以民国《芜湖县志》为例,分析地方志的分类,并对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0.
所谓“推门听课”指的是事先与教师不打招呼,在临上课前的几分钟,突然插到班级里坐下来听课。这是一种被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认为是“一种有效检查教学质量真实性”的抽查方法,至今在许多地方沿用。当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推门听课”这种方法能否继续适用于今天的教师呢?笔者曾对不同年龄的教师做过个别的访谈了解:问题一:当别人“推门听课”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T1:我觉得很不舒服,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T2:我觉得很尴尬,但不能说什么。T3:当我觉得此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