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正6月4日,晨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上午9点,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轻车简从来到甘肃水利水电学校,在这里开始了他一天特殊的"职教工作日"。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干部,对刘伟平省长重视和关注职业教育感受颇深,因为在与教育有关的许多场合,刘伟平都会谈及在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22.
语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并未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更低控制度、更具参与性、更重个别化、更需协同力。  相似文献   
23.
2004年10月15日宁波市教科所在浙江省余姚市召开宁波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宁波市所属的11个区县科研室主任出席会议并发言。宁波市教科所沈兆良所长主持会议并布置了下阶段的教育科研工作。《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马联芳作了“上海市教育改革的几个热点”的报告。余姚市、海曙区、鄞州区、慈溪市、江东区、象山县、奉化市、江北区、宁波县、镇海区、北仑区的教科室主任潘巨良、徐  相似文献   
24.
正"‘两基’国检后,卓尼县委、县政府再接再厉,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使教育呈现出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卓尼县县长韩明生谈起教育发展时娓娓道来,"全县学校良好的基础建设为教育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明生县长说,学校基础建设和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卓尼县正是抓住了这两个核心,使全县教  相似文献   
25.
4月10日,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民办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个案研究》结题会在宁波召开,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五位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评审意见。《民办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个案研究》从2002年开题至今,课题组在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剑光同志的主持下,共举行了六次研讨会和两次大规模的调研,对“学校个体”、“教育集团”及“区域民办教育”三类个隶进行逐级分类考察,从“办学观念”、“办学规模”、“办学机制”、“办学结构”及“办学特色”五个方面展现了宁波民办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将民办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教育的整体进步所做的贡献归结为以下五点:增加了经费投入、扩大了教育规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选择的需求、激活了办学体制、丰富了办学特色。(尹晓军)  相似文献   
26.
<正>身穿藏蓝色的工作服,穿梭在数控车间各个机床间,一会儿在数控机床旁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要领,一会儿在电脑前和学生一同分析零件图样的绘图工艺……这是永昌职专数控铣工实训教师刘世攀和数控车工实训教师张长存指导学生进行数控实训操作的场景。职业教育打造工匠摇篮,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永昌职专不断厚植工匠文化,在大力培育“工匠精神”、筑起“人才长城”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砥砺前行,把技能大赛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7.
宁波民办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新生,创业20年,至2003年底,全市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达1552所,占地面积5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总资产跃增到38.9亿元,在校生21.2万人(不含社会培训机构),占市内在校生总数的21.4%。宁波民办教育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宁波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宁波教育敢为人先的创新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金宝屯煤矿-650水平北翼回风大巷受动压影响下巷道破坏机理的分概结合支护的理论,采用架棚、锚索、注浆、底板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动压影响下的软岩大巷的支护施工.  相似文献   
29.
尹晓军 《甘肃教育》2014,(18):64-65
正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高职衔接和集团化办学改革,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逐步提高,每年都能培养大约15万名的中、高职毕业生,而且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100万人次。为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前不久,省政府召开职  相似文献   
3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宁波市运用系统解决的策略,从立法入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协同推进,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校企共享资源、共同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