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实践探索了基于概念本质的“形成弧度制概念”学习路径,即在“如何用长度度量角的大小”这一关键问题的驱动下,经历“走向等半径”“走向弦长与垂线段长”“走向单位圆”“走向弧长”“走向比值”“回归单位圆”六个阶段,形成弧度制概念。该学习路径凸显了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突出了弧度制概念的本质。提出以下建议:教材编写可以参考该路径;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用长度度量角大小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感悟弧度制的本质。  相似文献   
52.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受原有知识的影响;反之,新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原有知识,使得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3.
接受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的原因主要有:由数学知识的性质决定的,由数学学习的性质决定的,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和程序性,数学学习的性质有基础性、传承性和意志性.对双基的学习,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知识和训练技能的策略有: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整体教学和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4.
从数的概念与运算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出发,统整核心概念(计数单位)、基本规律(运算律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运算(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运算、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运算)和基本事实(加法口诀、乘法口诀),建构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框架。据此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数与数之间、运算与运算之间、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感悟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促进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5.
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新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可以发现:新教师所提问题的类型中认记类、启发类较多,而管理类、评创类较少;新教师提问的频数较多;新教师在提出问题时的等候时间较短,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新教师多采用互动式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56.
提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具体操作、主观感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过程等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是传统的讲授式,另一位则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57.
分数在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之后的拓展与延伸,又与小数、比、百分数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理解分数概念与计算上,存在着诸多困难[1-2]。尤其是分数除法的学习,掌握运算法则很容易,而理解算理比较困难[3]。  相似文献   
58.
数学知识的特征与学习方式的有效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知识的特征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有些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演绎性或对象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些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对于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有效地选择学习方式,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和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9.
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对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是有限的、有层次的.由低到高,理解的3个水平为:程序理解、直观理解,抽象理解、形式理解.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运算后对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水平显著提高.导致学生理解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分数知识、不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因而,要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不可过高地强调对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要加强分数意义教学.  相似文献   
60.
1缘起 分数除法的“颠倒相乘”,实现了除法向乘法的转化,使得除法不再是一种独立的运算。进行分数除法运算,比较容易。然而.为什么除法就转化为乘法了,即为什么就“颠倒相乘”了,却并不容易理解。研究表明,虽然颠倒相乘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并且记住如何进行分数除法看上去也很容易,但学生在很长时间里都觉得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