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318篇
科学研究   15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3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白国应 《河北科技图苑》2003,16(3):42-45,61
研究晶体学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1)晶体学文献的分类标准;(2)晶体学文献的分类体系;(3)晶体学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我与《人大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努力学习195 5年我在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二年级的时候 ,皮高品教授专门为我们开设一门专业课程“评介《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从此 ,我就与《人大法》结下不解之缘 ,《人大法》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为了深入学习《人大法》 ,我特地到图书馆学专修科资料室借了一部《人大法》 ,并用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 ,一口气把它读完。当时《人大法》给我的印象就是新。第一 ,它的分类法观点新 ,提出分类法要适合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与资料的分类 ,要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分类 ,提出新的图书分类应当有所区别。第二 ,它的分…  相似文献   
993.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提高自理信息和自我教育能力网络信息丰富且生动形象,它们在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了解更多新事物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鼓励学生上网寻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结合本人经验和理解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合。但由于网络管理制度不够  相似文献   
994.
论第三代图书馆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国应 《图书馆论丛》1997,(2):8-12,F003
  相似文献   
995.
关于艺术文献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物理学献分类的三个问题:物理学献的分类标准;物理学献的分类 体系;物理学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新馆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于纸质文献及新的服务项目和内容的不断增加 ,新馆的基建规模仍需扩大 ,设计中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建筑应做到施工设计配套 ,使用功能合理配置。应从声区设置、业务流程、场馆利用率等方面考虑功能布局。新馆从设计到施工都要考虑利于节约能源。参考文献 3。  相似文献   
998.
春眠不觉晓     
街市,人如潮流过,一如时间。纷扰的尘世,痕迹就此留下。鹅黄,淡绿,星星点点,散布在这里或是那里。春天已经悄然来临。风温婉如女子,在阳光下曼舞。仿佛只是瞬间,世界就变换了模样,一切似乎明朗开阔起来。有一来就有一去,这已然成为了尘世间物事转换的定律。想来,冬自是悄悄别离。融化,流淌,心灵里溪水潺潺,一些莫名的思绪如烟雾  相似文献   
999.
1000.
五、早期儒家的道家化 儒家在哲学上的道家化和道家在伦理学上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庄子思想是一枝独秀,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家的仁义学说及礼制文化;儒家的孟、荀则在哲学上接受道家的宇宙论、自然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先秦儒家的道家化乃是指儒家在哲学上的道家化,而所谓稷下道家的儒家化,乃是指稷下道家在伦理学上的儒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