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域,可以对中国现今的“村规民约”体系作出系统解读。围绕着“村规民约”的概念之争及其性质之辩,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声音。因此,在定义其属性之时,有必要将其置于“国家法”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而凸显其价值特性。与此同时,采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对“村规民约”的运行机制及其运行模式作出深层剖析。在未来语境下,“村规民约”的命运取决于双重维度———即内在维度和社会维度。只有优化“村规民约”的生成程序,才能凸显“村规民约”的自生秩序功能;只有建构完备的吸收转化机制,方能实现“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在可行时空内的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在国家安全学被列为一级学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国家安全法基础理论之梳理,有助于实现对国家安全法学的科学认知,并健全国家安全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研究场域、法学性质、学科归属为三重维度,对国家安全法学做出解构。[研究结论]在场域面向上,国家安全法学应该保持开放性研究场域;在规范集成上,国家安全法学应被定义为领域法学;在学科归属上,国家安全法学适宜被列为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