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升 《成才之路》2010,(21):19-20
2010年4月28日,笔者参加了重庆市部分中学的高三数学教研活动,听了一堂高三专题复习课,深有感触。在新课程理念下,笔者通过反思,将其修改,付诸实践。现将两堂课的教学实录(片段)及反思经历记录下来,和同行们交流,恳切得到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42.
明代内府抄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升 《图书馆杂志》2003,22(5):78-80,77
明人抄内府秘本的现象非常普遍,分自己在阁中抄,请人在阁中代抄,借出阁中再抄三种方式。内府抄书在明代书籍流通中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些内府秘书转抄本经过刊刻或辗转传抄的方式得以流布,有的保存至今,成为珍贵的文献。  相似文献   
43.
陈名夏的《石云居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存的善本四库存目书《石云居集》(包括文集15卷、诗7卷、词1卷)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分析其版本、流传情况及遭抽毁之原因,纠正了以往有关该书版本著录的错误,指出其内容相当丰富与重要,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4.
张升 《历史档案》2020,(1):113-119
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年间碧云馆活字印本《鹖冠子》三卷,是编修《四库全书》本及聚珍本《鹖冠子》所用之底本,该书前附有馆臣所拟的一则提要稿。这则提要稿比较特殊,以往从未被学者视为《四库》提要稿,因此,本文拟对该提要稿之写作过程及作用作初步考述。一《四库》底本《鹖冠子》《鹖冠子》三卷,三册,宋陆佃(1042—1102)撰解,故又称《鹖冠子解》,明碧云馆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注大字低一格。板心上刊"宁"字,下刊"活字板""弘治年"或"碧云馆"。共计133叶。书中有较多朱笔在原书上的校改痕迹,也有一些朱笔签条,偶有墨笔签条。这些校改与签条均应出自四库馆臣之手。  相似文献   
45.
如何切实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甚至无止境的问题。下面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日常积累加上自己的一些设想,就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张升 《武当》2008,(6):19-19
初学太极拳都是从放松开始的。松是基础,通过放松打开气道,周身气道通达,由此而渐破“气滞”。由意念导引,拉通内动,往来开合,渐生内劲,从而生中定。不蕴蓄着内劲的太极拳只能称谓之太极操。  相似文献   
47.
张升壹  牛超 《职业圈》2014,(24):25-25
新矿集团党委面对持续下滑的煤炭行业形势,坚持服务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和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48.
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委办公室性质及定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委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大局、服务、创新、责任“四种意识”,进一步突出重点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49.
辑佚是传统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今天还发挥着很大作用。据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辑佚是起源于宋代,至今约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不应仅仅把它当作传统治学的一种方法来继承,更为重要的是,还应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也就是说,不应只停留在"功力"层面上认识辑佚的历史和作用,而应从"学问"高度上来探讨辑佚的起源、兴衰,辑侠的  相似文献   
50.
依据《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结合其他史料,探讨明代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现象,发现:第一,以书为礼是明代士大夫日常交往的普遍行为:赠书者多为中上层士人;所赠书以家刻本和官书为主;以书为礼是双向的,体现了礼尚往来的原则。第二,明代士大夫普遍以书为礼的主要原因有:受传统上诗文、图书赠送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出版业发达,刻印图书更方便;书是雅礼之一,符合士大夫对礼物的期待;明代历日颁发制度导致赠送历日成为特权阶层联络感情甚至贿赂的普遍选择。第三,明代中期以后以书为礼现象产生了异化:一方面,代表雅礼的书帕徒有其名,书帕仪(金)才是礼物的真正内容;另一方面,官场上赠送的书帕本往往是些校勘不精、质量低劣的图书。考察明代以书为礼现象,有助于拓展和加深对传统文献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