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最近,因办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视导,连续几天到基层学校听课、查看校园、查阅档案资料、与校长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各校的办学情况,并依据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欣喜的是,无论到了哪所学校,校长均要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们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以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五册教科书第十三课《讲节约,不攀比》为基本依据和目标追求,生成活动思路,创设活动情境,并引导学生直面自己的现实生活。通过统计、比较、讨论、辨析和自主反思,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懂得"讲节约,不攀比"的道理,初步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生态道德是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是人类在调节自身活动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小学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将生态道德的教育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少年儿童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基本理念;学会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页-44页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我校于1987年6月建成全国农村小学第一座儿童科学宫,内设计算机、航模、无线电、生物等22个活动室,为开展科技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把我校列为“八五”重点课题“乡镇小学科技活动”实验与研究的挂牌实验学校。根据国家教委、科委“八五”规划的要求及我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传统优势,我们着力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努力探索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多年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科技活动课程的建设把科技活动列入课程,是调整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应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 使自己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真诚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和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行为,以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确立了合格管理者的"八种角色",力求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实际行动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涵。  相似文献   
18.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如果课堂教学没有了生活的意蕴,那么,对于置身其中的学生来说就失去了意义。鲁洁等教育专家曾大声疾呼: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从表面看,这句话似乎不符合逻辑,事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即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思维不能正常发挥。封建  相似文献   
19.
活动内容 :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编活动教学内容———争当文明小乘客。活动准备 :1 录制汽车行进时的配乐音响 ,活化情境 ,烘托气氛。2 做若干朵小红花 ,激励学生人人争当文明小乘客。3 制作汽车模型 ,进行活动场地设计 ,准备购物台和商品。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主题师 :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游玩吗?生 :喜欢。师 :老师也喜欢。今天 ,咱们就一起乘坐游览车 ,看一看发展中的掘港城 ,好吗?生 :好!师 :我们现在就坐在游览车上(介绍汽车)。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体会一下坐车的感觉(放汽车喇叭声)。师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旅行愉快 …  相似文献   
20.
道德蕴藏于生活之中,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她)对生活的体验、分享和感悟。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因此,笔者认为,小学品德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使教学内容变得对学生有意义、教学过程变得有价值,才有毫有利于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