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日本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日本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化、信息化等日本社会的急剧变化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外部原因,奉行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观、推进个性化教育、打破课程结构上的分科主义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部动因。关于“综合”,可以这样理解:“综合”就是谋求课程、学习活动及方法的综合化,“综合”的主体在于教师或学生,“综合”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的全部教育教学内容,“综合”的基本方法是关联和融合。  相似文献   
52.
战后的日本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成功地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关于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众说不一.但在这样一点上已经达成共识,即日本大力发展教育,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使其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这是日本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对日本教育的研究工作,许多系统性或专题性研究日本教育的论著相继问世.它们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起着有益的借鉴作用.可喜的是,江西教育出版社最近又推出了一部新著《战后日本教育研究》.该书是由我国著名日本教育专家、东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梁忠义教授主编,有东北师大、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的研究日本教育的新秀,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课程的年轻学者参与执笔.这部著作是他们长期进行研究和积累并共同努力的结晶.全书由前言及11章组成,总计近38万字.  相似文献   
53.
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起,日本战前的中等教育和战后的高中教育先后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再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其不同历史时期高中教育(或“中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政治因素和文化传统在其中有效地起到了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54.
通过考察"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相关论文和向京都大学杉本均教授、广岛大学大冢丰教授所做的访谈,可以确认"区域教育研究"是有日本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区域教育研究"构成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合理性在于:"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遵从的是基于研究实践并对实践成果加以理论化的机理;"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具备开展教育的"区域研究"所要求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区域教育研究"构成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合法性在于:它是在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主导下,通过其会员的积极探索而形成的,并且是在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范围内被公认和分享的。"区域教育研究"创生的最大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实现了对"外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超越。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及其会员期望,通过按照"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开展比较教育学研究,实现创造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伟 《中国科技信息》2007,(12):268-268,270
单片机历来是一门难教难学的技能性课程,传统的“上课加实验”的讲授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单片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在今日世界,教育机会均等是各国人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是,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贯彻也不得不深深打上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如所周知,日本古代社会是东方国家中比较典型的等级制社会,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根据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改革封建身分制度,提出了在教育上“四民平等”、“机会均等”的口号。然而,由于日本社会的纵向式等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人们的精神结构中也依然存在根据人的等级地位确定人际关系的等级意识,这规定着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和战后民主化…  相似文献   
57.
日本基础教育的危机与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之高是世界公认的,其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一直接近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等后期中等教育机构的比例达90%以上(2001年96.9%,含函授制课程);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比例1997年超过40%(2001年达45.1%,如果再加上在专修学校等就学的,达72%)。这个比例在世界上属于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58.
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不仅仅是一个兑现承诺、取信于人的问题,更是一个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信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直销法和中国直销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直销企业准入的一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9.
针对数码管实际应用中几种段码值不同的情况,从内在机理方面加以剖析,解释段码值存在差异的原因,帮助初学者解除疑惑.  相似文献   
60.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