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福祥教授的《话语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是一部高质量、有开创性的学术著作,填补了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在国内、国外都有广泛良好的影响。 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中国、美国、前苏联、德国几个国家不少的语言学家陆续都发现一个问题,研究语言不能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研究。因为一个句子孤立地看,有时很难分析它的结构,对它所表达的意思,有时也说不清楚,甚至很难理解,  相似文献   
42.
古人说的“辞章”或者“词章”,就是文章;“辞章之学”,就是文章之学。“文”“辞”“文辞”“文章”“辞章”,这些字眼,古人常常交互使用。在古人的笔下,这几个字眼有时候有些区别,此如用“文”或者“文章”指写成的作品,用“辞”“文辞”或者“辞章”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有时候没有区别,既用它们指作品,也用它们指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43.
中学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以来,各方面反映的情况说明,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认识上的,教材上的,教法上的,等等。实行分科教学到现在才半年多,对任何一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作事不能有头无尾,写文章不能有上无下,所以这一篇的标题是《“杂”与“专”(下)》。事实上,原定的计划是写成上、中、下三篇。上,概说“杂”、“专”;中、下从几个方面说说如何作到编辑所需要的“杂”和“专”,以及如何把“杂”与“专”统一起来。这是个挺麻烦的问题。简简单单,大而化之的讲,只要一句话,说说什么“眼勤”、“手勤”之类的意思就行了,可是要认真剖析剖析,说点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5.
实行科举考试,以八股文取士的几百年间,作文教学弊端重重。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应考。教者为考试而教,学者为考试而学。完全脱离语言实际:口头说的是近代汉语,读的写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书面语与实际口语完全脱节。人们是用活的语言作为材料进  相似文献   
46.
多年来,语文教学中讲解课文,大体说来不外作两件事。一是诠释字句,一是发挥“微言大义”。不同时期,诠释、发挥的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基本的路子则十分相近。“美后妃之德也”和“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有多大区别?“起、承、转、合”和“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有没有实质的不同?说到语言,都很笼统,抽象,“传神之笔”,“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逻辑性强”等等,安在哪篇文章上都无不可。  相似文献   
47.
四、一个初步设想的粗线条的轮廓 以上一、二两部分对以往的语文教学,包括封建社会中后期以下的传统语文教学和废除科举、八股,兴办新学堂以下的现代语文教学,作了一个粗略的回顾,试图找出成效一直不大的积弊所在。三、四两部分打算试着在一、二的基础上向前看一看,探求一下改革之道。为此,前一期的三,先谈了谈为进行改革必需先明确的几个问题;这一期的四,也就是全文的最后一洲分,“图穷匕首见”,“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不得不把一个极不成熟的、非常粗糙的设  相似文献   
48.
在某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小段话: 封(占辶)官场中,文臣武将及其眷 (尸专),举凡冠、服、履、带、髻、饰的质、量、颜色,以及上面绣什么飞禽走兽、植物、花奔,等等,都有极严格的规定,僭用了是犯王法的。这种乌纱帽、怪服装,今天的人是只能在博物馆或传统戏曲午台上还看得见。这段话马马虎虎浏览过去,也许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仔细读一读,就感觉到其中颇  相似文献   
49.
我虽然没编过报,但是深深知道写新闻标题的难处。作为报纸的经常读者,我每天都跟新闻标题打交道,当然就免不了时常对这条那条的标题有点看法,乃至有所品评。每天早晨,报纸一拿到手,我总是先匆匆把各版的标题“溜”一遍,大致得个印象,就放下来搞工作去了。——除非这一天的报上有特别重要的新闻或者社论,也会马上用个十  相似文献   
50.
树立良好的文风,每一个动手写文章的作者要负责任,书籍、报纸、刊物的每一个编者也要负责任.如果把良好的文风比作一棵美丽的花,那么这棵花是由作者和编者共同培育起来的.作者和编者一般合作得很好,但是有时候也发生争论.争论常常起于修改稿问题.有的作者说,编者不应该随便修改作者的稿子,编者的修改会破坏作者的风格:有的编者说,修改稿子是件苦事情,没有哪个编者特别喜欢改稿子,只是有很多稿子非修改不可.有人说,应该"文责自负",有人说,编辑部"有删改权".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知道编者的一些甘苦.我觉得,只要大家想到作者和编者是共同为读者服务的,是站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