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针对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教康整合"、"医教结合"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建设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课程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课程的成长以及机遇和挑战,着重讨论了以教育为核心的相关服务课程行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我国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指出“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1】  相似文献   
13.
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转衔教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关注,本文对关于身心障碍者转衔教育的定义、转衔教育的多重观点、转衔教育的模式、关于转衔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实践研究做了概括性介绍,最后还提出了我国大陆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研究及实践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智力障碍人士性教育的现状和智力障碍人士性发展的状况 ,阐明了智力障碍人士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着重论述了智力障碍人士性教育的一系列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终身教育原则、综合教育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注意教育技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环境生态观源于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是人类在不断反思中的新的前瞻性价值体系,是智慧人类的选择与进步。特殊教育环境生态观,摆脱主流、支流,强势、弱势的传统观念,强调正常人与残障之间的相互需要、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帮助,构成一种共荣共进、互利互惠、互相促成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贡献了社会的平衡与循环,这恰恰是最基本的生存、生命。特殊教育环境生态课程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任何障碍均是在与环境交往中形成的,如果改善环境,则障碍也会降低与改善,因而障碍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课程评量为弱智儿童教育诊断提供全面、完整、准确的信息,并可直接用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编拟与实施。课程评量的生态化、动态性是其特点与生命力所在。应从弱智教育观、教育理论的高度,各类完整课程的介绍入手,鼓励学校、班级教师选用、自编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课程计划,促进课程评量的发展,完善教育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一、研制“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的缘起(一)研制发展性课程我们研究中心实验班(儿童班)1993年3月开办时就遇到课程设置问题。对收集到的各种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反复比较研究,我们选择了较适合本实验班实际情况的发展性课程———台湾双溪启智文教基金会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生态课程编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环境生态课程是将儿童置于常态生活环境中以时间、空间两维作基点 ,循儿童在时空中的活动为主线 ,进行动态性教育诊断评量 ,调动生活环境建立自然支持系统 ,实施更为具体、实效、生活化和个别化的家庭、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特殊教育学校对语言治疗师的需求1.特殊儿童迫切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帮助沟通障碍是儿童早期出现率最高的障碍,约有10%—15%的学龄儿童有说话、语言或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障碍与其后是否出现学业、情绪问题,有很大关联。语言发展如有障碍或迟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