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如何看待“玩”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重要 ?我们就在这篇短文里作些具体讨论。本文中 ,把玩字加了一个引号 :“玩”。为的是把它所包含的一些内容特别分析一下。没有必要给“玩”下个什么定义 ,却有必要弄清楚人们怎样使用这个词 ,又怎样对待它。有时候 ,人们把“玩”与做事相对看待 ,“玩”是相对于干活、劳作而言的 ;对学生来说 ,似乎“玩”是相对于读书、学习而言的 ;甚至 ,“玩”是相对于勤奋而言的。这样就难怪一些家长和教师很不喜欢“玩” ,“玩”是贬义的。然而 ,以上看法 ,如果不算误解 ,至少也包含片面。也许还应…  相似文献   
62.
教育中的本末倒置现象非常普遍,又非常为人习以为常,乃至于不去分辨了.这是教育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教育缺乏批判精神的表现,教育缺乏反思的表现.教育还不是独特的自己.  相似文献   
63.
我曾提出一个自反心理的概念,并同一些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士交换看法。他们说在所接触的心理学中尚未见过这种概念。但是,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4.
改善教师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这是学校当局和教育行政部门经常要考虑的. 教育财政开支要达到GDP4%的指标,其中亦应包含教师收入增长的成分. 但是,教师工资的计件化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65.
教育中的本末倒置现象非常普遍,又非常为人习以为常,乃至于不去分辨了。这是教育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教育缺乏批判精神的表现,教育缺乏反思的表现。教育还不是独特的自己。教育的批判精神是教育的本性。为什么是本性呢?求知是人的本性,这是人们公认的本性。求知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66.
我曾在多处提到,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更富有(更有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聪明、更高尚、更高大. 这里,先说一下更聪明这个目标. 当学生进入学校之初,他们必是在一定意义上聪明的,那么,在经过三年或四年培养之后,他们是否比当初更聪明了呢?他们会不会只是增加了一些知识而并不比当初聪明,甚至还变得愚笨一些了呢?  相似文献   
67.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正常的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文教育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因而,人文教育具有引领大学教育的作用。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68.
从前,有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被认为动机不纯,怎么可以做"人上人"呢?其实,对于"人上人"可以作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种"人上人"当然不好;但也可以解释为比别人做更多的贡献,吃更多的苦,经过更多的挫折与困难而比一般人更成熟、更坚强,更知道怎么做人.实际上,对这句话应是作后一种理解的,因为这种"人上人"是与"苦中苦"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9.
创造——人的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形而上学》第1页)。又说:人本自由(《形而上学》第5页)。以上两句话,一说自由是天性,二说求知是天性。但是,自由加求知就等于创造,所以,创造也是人的天性。  相似文献   
70.
身为人父,本人亦曾有过教育子女的经历.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母亲去世较早,主要就谈谈父亲. 我十岁就离开家乡,直接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很少,因此,父亲那种耳提面命式的教育实在是很少很少的,那种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教育确实也不多,但是,也许正因为不多,印象就更深,丝毫没有留下唠叨的负面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