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思维的智慧     
教育给人以智慧,因而教育本身应是智慧的。教育智慧首先表现为教育思想上的智慧,思维的智慧。我们这里也就先从思维的智慧说起了。  相似文献   
82.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三个面向”可能而且应当作更细、更精的思考:首先教育要面向人的发展;其次,教育是兼顾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的;最后,教育既是“面向者”也是“被面向者”.我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也归纳了自己的“面向”:面向学生,面向我的大学,面向我的民族,面向我们可爱的中华大地,从而也面向家人和自己,以及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83.
人处处创造美,在教育中更是不断追寻美。真正的教育唯有始终关注人、思考人、研究人,才是美好的。现实中,教育却并非总是美好。我们盼望教育美好,照亮人生,照亮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84.
科学课程的改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①科学是人类本性的产物。人类孕育了科学 ,科学自身的某些特点及其作用常常被过分放大了 ,科学课程的改造是必要的。一、质疑重于聆听科学在课程里以过于庄严的姿态出现 ,乃至于遮蔽了人文的光环 ,站在课程面前的人 (学生 )就只有聆听的份 ,科学课程给学生留下的空间太小了。如果说是课程可以产生权威主义 ,科学课程则最易成为权威主义的温床。我们的教师也大半比较欣赏这种庄严 ,并自觉不自觉地靠近权威主义 ,有时还从中寻找乐趣 ,实则失去的更多。纯科学的定律、公式、数字确实是庄重的、严峻的 ,但这不是科学及其…  相似文献   
85.
本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对班级教学制的优点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方面加以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班级教学制长期存在下去的可能。同时,针对班级教学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本从解决问题出发,对班主任的多重角色作用及其对班级教学制局限的弥补功能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求为充分发挥班级教学制的作用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6.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封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封闭性的十种主要表现及其原由,文章认为应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体制,以尽快改变我国高校封闭式的办学状况。  相似文献   
87.
教学原则体系的科学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原则体系的科学性问题张楚廷自从夸美纽斯系统地提出教学原则以来,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体系,有夸美纽斯由37条组成的教学原则体系,有第斯多惠由33个条文组成的体系,也有仅由5条原则构成的凯洛夫体系,4条原则构成的布鲁纳体系,11条组成的巴班斯基...  相似文献   
88.
教育中,什么在妨碍创造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创造教育是重要的 ,但是 ,十分必要的是 ,应弄清楚现有的教育中有些什么在妨碍创造。事实上 ,妨碍创造与创造教育的因素并不少 ,如独立个性的缺乏 ,社会本位的强旺 ,教育民主的贫弱等等。这些障碍不消除 ,创造教育将实际上离我们很远  相似文献   
89.
全纳教育     
张楚廷 《早期教育》2002,(17):44-44
全纳教育(inclusive)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但迄今为止,包括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的《萨拉曼卡宣言》都没有对全纳教育的定义作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90.
伦理问题本来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然而,人与人之间也通过一些中介关联着。比如吸烟,这似是自己个人的事,可是,你放出的烟雾影响到他人,这就不只是自己的事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还有随地吐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事,是由道德来管,还是由法律来管呢?抽烟的危害,许多吸烟者自己也知道,为何还要抽呢?我的两个儿子抽烟,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危害,却偏要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