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学习理论学习资源与教育改革──也谈教育技术94新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理论学习资源与教育改革──也谈教育技术94新定义张舒予美国教育与传播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新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及实践”,即明确概*括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  相似文献   
22.
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远程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开发为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与传播作用,把这种资源用于全民教育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进行保护和继承,将是一件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3.
开放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开放教学资源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从“形而上形而下”的哲学视角剖析资源形式与内涵间的关系,并从资源本身和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开放教学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借助符号学工具,对开放教学资源的符号属性进行解构探析,阐明了解读资源符号的“三要素”,并提出了建构资源的三种表征方式:“器道表征”“印象表征”和“作品表征”,以期为建设优质开放教学资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4.
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另眼看世界。本文在分析了视觉文化的定义之后,指出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并着重介绍了网络时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及价值体现,最后从这个角度分析了网络潮流中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5.
再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具有两重性:它带给人类的除了强大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具有不可忽略的负面效应。本文就网上“信息流的增长’与不同阶层民众之间“知识沟的扩大”与网上民族文化的融汇交流与文化沙文主义的潜在暗流两个方面对信息网络的两重性进行了论述,以发挥它的正面功用,减小它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6.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之间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关联,提出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视觉素养,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新素质的理论思路,并对业已开展的视觉文化研究、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27.
英国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宏观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舒予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8):65-69,75
英国1997年底开始启动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的建设计划。通过政府规划决策、学校整体改革、社会信息文化建设与科技基础提升等宏观社会机制的全面建构与运作,将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为全民化的国民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遍及于全社会、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28.
众传知识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知识形态,具有“自由分享、群体创造、人人为师”的理念.文章通过对众传知识内涵的解析、对众传知识创生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视觉文化课程为例,构建众传知识的创生路径:“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个体分享和共同体协商;作品创作实现人人为师、创生众传知识;移动平台建设推荐分享众传知识、促进知识形态循环迭代.  相似文献   
29.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是一个由导师、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在多元目标引导下,在和谐的环境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研实践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批协同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和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反思探析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特色,蕴含着可供挖掘的研究生培养的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30.
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新起步(1978—1984年)、快速发展(1985—1998年)和调整深化(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本文在史料分析基础上归纳阐述了各个阶段组织机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呈现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发展的30年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