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高职院校《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化工设备基础》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花旗、汇丰等国际金融界巨头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受到巨大冲击.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中资银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档案袋评价方法作为质性评价方法之一,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档案袋多用于自然科学学科,并存在重建轻用现象,本项研究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档案袋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实施档案袋评价方式持有积极的态度,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通过参与评价,了解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同时不同程度地培养了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平衡移动原理的考查例1(全国理综Ⅱ卷—6)反应2A(g) B(g)2C(g);Δ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解析: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高温、高压均可使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C的生成·答案为(C)  相似文献   
15.
一、对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例1(全国理综uI卷一13)能正确表示下 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 HC00一 H十=HCOOH (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 52一 ZHZo一HZS ZoH- (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 Ba, 50互一=Baso4工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 eaZ oH一  相似文献   
16.
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工程是一门集CAD、激光、精密机械、数控及图像采集与处理为一体的新技术,在工业领域中,逆向工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给现代工业带来巨大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传统正向工程的区别,同时简述了逆向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详细地介绍了在逆向工程的四个基本阶段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三维数据采集方法、模型重构等,总结并分析了该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艳君  侯恕 《物理教师》2010,31(9):37-38,41
本文以山东近5年高考物理中实验部分为例,对比研究在新课改前后高考考查物理实验方面的侧重点及趋势,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语域选择研究是文体学研究的重心,而其背后的内部动因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语域选择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时对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顺应的结果,具有多层变异共发性的特征,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于自身表达需要的顺应。语域选择与语用顺应的关系研究对外语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产生了综合影响。必须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健康情感体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水平,通过法律规范、道德公约、行政规范三者齐下整顿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控制技术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实施监控与引导。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理解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的意义。2.能运用有关知识初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3.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理解"相关联的量"和"相对应的数"等术语。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已知体积和高度,怎样求底面积?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4.已知总产量和公顷数,怎样求公顷产量?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知这些数量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