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一、小学社会的课型分类   小学社会教材是以认识社会为线索编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加之是新课程,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这给社会课教师选择教法、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解决这个困难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用分析综合、系统归纳的方法,把社会课划分为三种课型,并对每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课型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我们以不同教学任务作为划分课型的依据。从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看,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可归纳为三项:一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社会常识;二是学习一些社会生活技能;三是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依…  相似文献   
32.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于2002年5月28日正式颁布,并于今年秋季在各个实验区进行实验。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中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谈点体会。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融合性、综合化自20世纪80~90年代起,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向是课程的融合与综合化。综合化的课程是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素质教…  相似文献   
33.
外山英昭教授是日本山口大学教育部小学社会科教学论专家,是全日本生活教育联盟执行主席,近几年主要对小学社会科教学方法论进行研究。外山先生曾于1999年4月和1999年9月两次应邀来山东讲学并进行“中日小学社会科之比较研究”。“师生共同学习社会科”是外山英昭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社会科学习理论。  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面对21世纪的小学社会科教育教学的现状时,对新的社会科学习理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创建社会科”做了些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讨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社会科的授课形式。  一、“师生共同学习社会科”…  相似文献   
34.
1998年10月26日至29日,全省第一届小学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潍坊市举行。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活动课程的含义:活动课程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及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  相似文献   
35.
明确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本质属性是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逻辑起点,这种本质属性表现为公益性和逐利性的此消彼长,并应重新界定为一种以协同共治谋求合作共赢的公共性。以公共性为导向的协同共治不仅在理论上高度适切,也是基于现实治理困境下多方主体的共同选择。协同治理的路径应从价值、主体、制度三方面展开,在价值层面凝聚目标共识以培育公共精神,在主体层面厘清角色定位以促进良性互动,在制度层面聚焦驱动协同要素以完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36.
37.
《社会》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那是在过去教其它学科之后转向社会课教学或兼课教学,因此教法上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其他学科的教法。可以肯定,社会课同其他学科在教法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互通性.但因本身知识结构,目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所显示出的不同特点又要求其教法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使社会课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完成,体现教改的思想.社会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即把握整体性,加强针对性,强调灵活性,注重实践性.现就我们在社会课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原则及运用的…  相似文献   
38.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已溢出教育而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基于公共治理理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框架是: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39.
义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点和起点,是整个教育发展体系的基石。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单有学校甚至教育系统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系统的政策支持,需要制度的创新。因为,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实现,最终都要以政策和法律的形式来推动。在促进义务教育顺利发展的过程中,体制保障是生命线,国家关于"以县为主"的教育公共财政管理政策,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与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科学的课程理论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即,我们必须总结、借鉴中外相关学科课程经验,尽快构建《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均呈现出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