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文学批评的活动是在一个过程中展开的。它是由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字面上实际表达出的东西,以及实际的社会反响共同构成的对象意义,同批评家的阅读视角,他的批评模式等等之间合奏出的效果,这一效果应结合到文化语境的角度才便于完整把握。批评是在语境中的,它自身也在营构出新的语境。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文论与当代的文艺状况的相关性入手,考察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考察基本上在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指出由于当代社会比之于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知识转型、价值转轨和创作转向的客观因素,我们不能简单沿用中国传统文论;第二个层面,在承认前述分析的前提下,论述重建中国传统文论的言说论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之,中国文论的学科建设,不能固守陈规,同时也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论的学科资源。未来的中国文论学科工作,将会围绕这样一种两难情形作出适当的调适。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的延续性,一指文学现象前后相继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指重复事物的承继发展创新。断裂性表现为文学观念、形式技巧、文体、传媒、接受主体诸方面。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是文学史特有的个性。双重构造,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突出文学的特殊性,是正确评价创作实绩及样式兴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商品化对文学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学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事实的降格上.文学家向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人们的爱慕和敬重.而现在的许多作家却自我揶揄为“爬格子的动物”.究其原因,你写一首很好的诗歌,充其量不过几十元,百多元稿费,而随意编造的几句广告顺口溜也有这样的收益.如果诗歌经谱曲后交歌星演唱,歌星可在不同场合重复演唱,而每一次演唱报酬都可高于词曲作者稿酬若干倍.经济地位的下降,不能不影响到作家社会地位的下降.其次,在作家通过艰苦创作所得报酬甚低的同时,却又有那么一些人,构想出一些艺术价值不高而情节离奇惊险有刺激性的故事,用最快的速度将其炮制出来,再采取出卖版权或购买书号或按收益提成的方式来出书,这样算下来,每日写作的报酬不薄,使潜心琢磨文学技巧,深刻品味创作真谛这一类工作失去了应该焕发的意义,反显得有些笨拙和多余.更为严重的是,商品化渗入到文学活动领域就是要把文学与经济直接挂钩,使文学事业这一并不便于以量化方式体现的精神活动同总以量化方式体现的金钱联姻,并以它为衡量标准来看文学的兴旺与否.那些拙劣的但却在文化层次不高而又人数众多的读者中畅销的作品走俏了,真正有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的作品却又因全民总体文学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一、两类规则与文学研究规则的侧重点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语是指明了人们在进行某一有目的的活动时要依照规则来行事,破坏了规则,那么目的就难以达到.说到规则,它实际上就是要达到某一目的的途径和章程.  相似文献   
16.
文艺理论家容易把文学当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有那么少数几部作品处于假想中金字塔的最高层,冠之以“高峰”、“代表”、“杰作”、“巨著”之类称号;同样地,文学批评家在对具体作品的阐释评价中也受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努力从作品中发掘出接近或达到这一“高峰”成就指标的方面,抨击其与之相悖的方面。在文论家、批评家的这些鼓噪下,实际的文学创作者也就在这个假想的高峰上努力攀援,似乎真要登上了这个  相似文献   
17.
艺与功利无关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某种利益关系的说明,它并没有直接反映出艺在实际动作中的事实:艺其实是与功利经常相关联的。商品经济对于学的影响,改写了学活动中权威话语发出的身份和方式。权威话语更多地是市场方面的力量表达出来,读获得充分的选择权力。但是读的选择缺乏一个可靠的基点,很大程度受市场策划所诱导。这种“诱导”虽然有别于以前的“引导”从而显示出一种进步,但这进步并不含有道德上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艺研究中的几对关系,分别从现代性和西方性、民族性和开放性以及文艺研究与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述。二是文学理论类型的适用性分析,分别对于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作了辨析。三是关于文艺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对于问题的意义、问题的真伪和问题的创生性作了初步分析。论者认为,这几个方面并不能概括文艺研究的基本问题,但对这几方面的探讨,有助于把握当前文艺研究的脉络,可能具有更大的理论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文艺活动体制化的三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体制化是指文学活动中的创作、阅读、评价等活动被纳入到了规范化、程式化范围,它是文学活动由经验方式转到制度方式的必然产物,它对文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它也有一些弊端。本文分别从伦理角度、美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对之进行了批判。在这一论述中,涉及到当前文学的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所以这既是对于问题的专论,同时也有一种开阔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20.
重庆直辖后,三峡文化成为重庆文化的一个方面。三峡文化的精神实质在于它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特点。三峡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关于三峡文化研究的定位上都给我们对三峡文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