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直线和圆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既基础又重要的知识·近年来高考中不断出现以直线和圆为载体,与解析几何、代数中的函数、不等式、导数等知识交汇的好题·但由于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考生对试题的解答并不令人满意·这对我们2007年的高考复习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此,本文简述三个问题如下·一、弄清学习目标复习深度适宜参见考试大纲相关章节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这里略·二、知识要点清楚复习有所侧重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方程;求解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问题·3·求圆的半径、圆心和方程;求解直线与圆相…  相似文献   
102.
集合具有概念性强、涉及面广、解法灵活等特点,因而必须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刻领悟。1.加深对空集“φ”的认识(1)忽视不得的性质: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φ(?)A;对任意集合A,皆有A∩φ=φ,对任意集合A,皆有A∪φ=A。忽略了φ的上述性质,就会导致错解或解题不完善。【例1】已知集合A={x|x~2+x-6=0},B={x|mx+1=0},求m,使B(?)A。  相似文献   
103.
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检测,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特色.本文就高考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代数、三角、几何等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的考查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04.
解题方法的优化应是抓住问题的本质,充分利用条件,避免非必要的运算,促使问题既快又准确的解决.优化运算过程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此问题,本文以部分高考题为例,略谈一下优化解几运算的几种可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线沿直线y=2x 1的方向射到直线y=x上,被y=x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A y=x/2-1/2;  B y=2x 1/2;  C y=x/2 1/2;  D y=x/2 12.已知(x0,y0)是方程x y=2的任一组解,则圆x2 y2=x20 y20的最小半径是(  ).A 1;  B 2;  C 2;  D 423.若直线l过点(3,0)且与双曲线4x2-9y2=36只有1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图14.如图1,阴影部分的点(x,y)满足不等式组x y≤5,2x y≤6,x≥0,y≥0.…  相似文献   
106.
最值问题是立几中一类重要题型,它的解决要涉及到代数、几何、三角等方面的知识,重视最值问题的求法,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常用求法。 一、用定义 立几中,各种空间角、空间距离的定义都具有确定的最值性,灵活运用这些定义,可以解决一些最值问题。例1 过单位正方体AC1的一条对角线BD1作截面BED1F,E在棱CC1上,F在棱AA1上,求截面  相似文献   
107.
张钟谊 《高中数理化》2007,(3):42-42,39,40
群祥带杯洲么若馆犷卜敏方一以“笋Lb诺l)则函数.f(“一)一“’与不劝一分的图象() A关于直线。二二对称;B关于二轴,协; c关于夕轴对称;D关于原点对称3已知向量么玩劝一a Zb,茄一一5a 6b,动一7a一2杏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A人B一岛B几狱; C玖C、D:DA上、D 4.设撇六力是…R件的偶函数,对于任意的二任R都有f(丈 6)一f(二,干了,昭),且f(2)一3,贝吐f(2()O6)十f(20o7)一(). A3:B一3:C乙DZOO6己知椭圆共 爷以,O一,(a)乙>。’与双曲线佘-芳少,>外价。哼相同的焦点(一今。)和(‘())·若c是a、二的等比中项,、2是2‘2与护的…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作平面几何题时,无论证明题、计算题,还是作图题的分析,或是轨迹题的探讨,有些问题需要添加辅助线,怎样添加恰当的辅助线呢?本以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引辅助线为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一、概述高考立体几何始终把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线面间的角与距离的计算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以多面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更是年年反复进行考查,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题为主,通过证明与计算相结合加以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