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好似一对孪生儿,如果说历史使命感是人们对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内的历史作通盘的、整合的考虑之后从而对自身使命的自觉意识的话,那么,社会责任感便是这一使命的履践。两者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其中任何一方的阙如,都会使依存以行的另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2.
传统学塾对塾师任职资格的要求,社会舆论对塾师的评价,集中在品行、学识、尽心和善教四个方面。为了保证“师范”的品质,人们往往选择老成和自己熟识的人充任塾师。在判定塾师的学识时,他在科举考试上获得了怎样的功名是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启蒙教育事关重大,塾师不仅要尽心职事,克尽职守,而且要掌握训读之方,善教会教。  相似文献   
63.
周兴嗣的《千字文》构思精巧,形式精妙,内容精当,成篇之后,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许多人竞相仿效,或在其基础上续作,或对其内容进行改编,或利用它的名义别撰,希图通过组织驾御一千个字以一展才华。成书于889-897年间的《日本见在书目》,除了著录有周兴嗣的《千字文》以及萧子云的注之外,还著录有三部《千字文》:东绝固《千字文》,宋智达《千字文》,丁觇《千字文》,伯希和称之为“皆为世人未识之本”(《千字文考》,《图书馆学季刊》闪32年第六卷第一期)。的确,这几种《千字文》既不见传本,又不见于其它著录,我们难以判定它…  相似文献   
64.
徐梓 《中国教师》2009,(3):28-29
<正>明清时期,"秀才"有特定的所指,就是那些通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的学生。相对于中央官学,府、州、县学是地方官学,在古代也称邑庠,学生也称为庠生。从唐朝起,地方官学的学生,因为有一定的员额,所以都被称之为生员,如同职官有一定的员额而称官员一样。秀才就是社会上对庠生或生员的俗称。  相似文献   
65.
徐梓 《中国教师》2009,(23):21-22
<正>近年来,现代私塾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北京的"国学馆"和"日日新学堂"、上海的"孟母堂"、武汉的"今日学堂"、沈阳的"九雯学堂"、广州的"六艺私塾"、苏州的"菊斋私塾"、深圳的"童学馆",还有遍及全国的"一耽学堂",等  相似文献   
66.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7):28-29
<正>"状元"作为一个令人艳羡的称谓,是科举功名中最高的荣誉,是科举制度金字塔顶那个熠熠生辉的塔尖。"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绿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棉。时人  相似文献   
67.
徐梓 《中国教师》2008,(17):29-30
<正>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统治的270多年间,三年一试,制度化、规范化地举行乡试90次(录取举人102399人),举行殿试89次(共取进士24599人);而  相似文献   
68.
徐梓 《中国教师》2008,(11):32-33
<正>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考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考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9.
情境认知理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关注与高考试题体现实践应用性要求具有内在契合性。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从应用性情境“物质资源”“空间尺度”“任务类型”和“水平层次”四个维度对2021—2022年广东卷地理应用性试题情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地理应用性试题情境以国家与社会发展层面的生产类情境为主;聚焦于中小尺度区域的现实问题;重点考查区域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综合情境占比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