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建立一套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即是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践的需要,然而,要对素质教育进行科学的评价,应在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对受教育者的评价与对教育者的评价以及他评与自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2.
网络,一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但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增强了预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网络易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道德沦丧和人际互动障碍等。为此,章提出了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对待网上信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上行为方式,引导大学生克服网络依赖倾向,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校园网络的服务功能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3.
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斌荣 《教育探索》2007,(5):103-105
调查发现: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在认识兴趣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成就动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在学习焦虑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要使这种情况向有利方面转化,必须对其非智力因素的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4.
戴斌荣 《教育评论》2014,(3):105-107
崇尚节俭是中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可在当前的中小学生中存在以讲究节俭为羞耻、以追求奢靡为目标、以盲目炫富为荣耀、以追风攀比为时尚、以超前消费为能事等不尚节俭的心理问题。由此,应当坚持节俭的正面心理教育疏导,营造节俭的心理教育氛围,开展节俭的社会实践活动,解析典型的追求奢靡的案例,提高家长对不节俭心理的疏导能力等。  相似文献   
25.
当今中小学生迷信心理的危害、成因与教育戴斌荣有人在80年代以前曾经对我国中小学生做过一些抽样调查统计。当问及信仰时,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比率回答他们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他们最崇拜的人物是共产主义领袖和革命英雄。可是到了90年代的今天,有关关注者再度调研时,...  相似文献   
2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认知偏差、情绪消极、行为障碍、人格障碍、人际关系障碍、适应障碍等心理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未深切到实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父母、监护人、社会、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7.
天津市大学生价值观类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价值观类型调查表》,对天津地区349名(男生218名,女生13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6种价值观类型在大学生中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型、科学型、信仰型、审美型、权力型和经济型。(2)大学生仅在权力型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其他类型上的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3)各主导价值观类型的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社会型,科学型、信仰型,其中社会型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28.
减负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校外时间,也使得他们的校外教育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表现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可行的计划、没有合理的体系、没有必要的条件、没有足够的动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家长和农村社会的认识不到位有关。开展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地方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农村社区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农村学校应发挥主阵地作用,农村家长应发挥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29.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学习困难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系统地分析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训练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策略。归因策略和认知监控策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0.
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歧视知觉、负性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进行归纳与分析。针对流动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