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思考,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促进数学思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创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理念已经逐渐被教师们所认同。如何选择并使用好生活化学习材料,已经成为教学预设和实践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与思考。一、生活化学习材料应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15.
一、揭题:分数二、引入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生写)老师让你再写一个,你能写吗?(能)那就再写一个(.生继续写)老师还想请你写一个(.生再一次写)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生1: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1137、137、177.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师: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你们写的分数除了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生2:大小.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可能不同.那么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同吗?生3:在相等的情况下有可能,比如42、12、84.师…  相似文献   
16.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去研究学生”的观点和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如何去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数学日记无疑成了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日记,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遇到的网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去研究学生”的观点和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如何去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数学日记无疑成了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日记,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综合素养。一、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思考,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促进数学思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创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一、问题情境——感受现实,激发需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有计算的需求,才逐步产生了计算教学。因此,计算教学必须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先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复习内容均为与本节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上很少见到教师在新课中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这使我不禁陷入沉思:难道每一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吗?复习铺垫还需要吗?  相似文献   
20.
一、善于精算,缺乏“估”的意识二年级期末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爸爸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是98颗,爸爸连续抓了3把,大约抓了()颗。我们对这道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全校5个班级共有220份试卷):颗数294300其他人数202612选择了一部分答案是294、任课老师认为好的学生进行访谈。话题一:你是怎样想的?(答案完全一致:98+98+98=294)话题二:可能有其他的答案吗?(答案:没有)话题三:有小朋友认为是300颗,你觉得可以吗?(可以)——把每一次的颗数看做100颗,3次就是300颗,我怎么没有想到?——还可能是302,303。话题四:为什么可以看做100?(答案:因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