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从徽州民俗体育项目"叶村叠罗汉"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阐释了它的表演结构和文化意义,探析了叶村叠罗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民间自发性、节日依附性和集体协作性等特征,认为该项目具有健身美体、健心娱乐、艺术审美、旅游开发等价值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2.
在宋儒轻语言文字,凿空言理的氛围中,通过对大量古经籍训诂诠解构筑庞大理学思想体系、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朱熹,则是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功夫而又不守旧、重创获、别开生面成一家言。朱熹解经言之有据而能深入发挥;言诗则不以诗序解诗重文本实际在承传中创新,体现了一种对语言文字学一般规律更近科学的把握;其对古音学的研究和叶音实践,代表了当时我国古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有开拓之功。 朱熹的语言文字之学,训诂考证立足于明资治之道,把语文功夫和明道教化紧密结合,兼采汉宋,不限门户,择善而从;坚持从文本实际出发;重视语言文字的自然通畅表达,贴近大众口语,很有特点,是祖国语文学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3.
正安徽绩溪县城东南12千米,有一个历史文化名村——龙川村,小有名气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龙川水街,就在村中沿龙溪河两岸延伸。"龙堤"和"凤街"龙川水街所在的龙川村,古称荆林里,俗称大坑口。这里前有风景名胜——石镜山,周边有鄣山、七姑山、龙须山、石景山层层环绕,是"东耸银瓶龙须山,南依天马贵人峰,西势形同鸡冠若凤舞,登  相似文献   
34.
徽商之"诚信"及其现代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在经营活动中坚守诚信商德有许多精采的实践和发挥;这种“诚信”观源之于由朱熹集其大成的中华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今天仍需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5.
从现存的“清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吴永福立罚纸笔据”等微州契约文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中期至民国初徽州宗族在处理宗族内部和族际问题时,调适缓解处置矛盾、维护宗族和乡村安定的一些社会实态。微州宗族在相当长时期内,其社会调适和乡村社区管理是有力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徽商之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在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史上叱咤风云,雄踞商界数百年的一代徽商,以惊人业绩鲜明特色、突出形象引人关注。怎样看徽商?徽商精神是什么?成为徽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徽商”,可能有助于人们历史地、整体地、全面地把握“徽商”。徽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徽商是一个特定人物群体:徽商是一部时代创新史诗;徽商是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37.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考察黄山市时对徽州文化的精彩概括,指出了徽州文化包含的"文化、贸易、医学、教育、建筑"五个基本要素,囊括了徽州文化的五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揭示了徽州文化最重要的本质特征,透析了徽州文化具体人文事象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我们深入开展徽州文化学术研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徽州文书与徽州社会——也谈徽州契约文书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契约文书作为宋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实态本真的纪录,是徽州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是徽州学学科的重要资料基础,也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在中国当代新史学的转型中有重要作用。徽州契约文书是古徽州社会调谐、古徽州先民构建和谐社会之努力的见证,是古徽州社会在时间漫长的演进中逐步形成信用徽州、孕育契约精神的表征,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契约精神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是文化意蕴丰厚的徽州古村落,上庄极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生态是大学者胡适在那个时代成长、成才所特有的"徽州的背景";胡适对上庄特色徽州文化生态的关爱呵护,启迪人们必须努力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40.
在各类灾害不期而至、国有危难之时,徽商群体大多能挺身而出,为民分忧,为国解难,慷慨捐赈救灾,拯民于水火,不发国难财赚黑心钱,以义为利,无私奉献社会。历史上徽商的义举,突出体现了“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崇义尚善、助人为乐、仁者爱人”中国传统美德的承继和弘扬,是体现徽商商业理性的可贵人文追求。徽商赈灾“义举”不仅开我国近代慈善事业先河,而且蕴含不少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