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网络协作学习系统的应用研究--以WebCL平台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论述了有关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和协同知识建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最后详细介绍了协作学习平台WebCL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2007年10月,"2007国际远程教育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国际代表以及150多位国内代表参加会议,围绕"远程教育质量与成效"主题,从质量保证、学生支持、新技术及学术研究等多视角展开了一系列研讨,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引发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23.
大规模跨省市网上机考的系统架构及技术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这是我国网络教育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深入,统考课程、考试内容及方法仍须不断改革,特别是大规模跨省市网上机考系统及题库(含管理系统和题库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此为依托,设计了大规模跨省市网上机考的系统架构,并从海量数据的可靠传输与交换、题库的安全下发与存储、网上考试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断点续考、统考策略及智能组卷、网上自动阅卷与成绩统计分析、考试作弊的防范与监控六个方面分析了其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25.
吴建平院士介绍了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的历程。吴院士团队实现IPv6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教育科研网走在了世界互联网建设的前列:CERNET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络。“互联网+教育”应用也是吴院士重点关注的内容。结合当前互联网教育现状,吴院士从缩小数字鸿沟、推进教育公平、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探讨了教育专网建设的必要性,并界定了教育专网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教育专网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可能带来的教育管理上的变革。他提出,教育专网将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教育服务,作为智慧教育的支撑平台,支撑各种新兴技术对教育的渗透,进而对教育资源建设、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未来教育场景中,教育专网必将成为“教、学、管、评、测”全链条信息化、智慧化的基础平台,将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6.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形成了两类办学体系、三类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其实就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概念,也是一种教育超市/学习超市,可以用"数字化学习港"和"学分银联"来表征.我国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经历了行政推展和内涵拓展阶段,奥鹏、弘成和知金是业界公认的全国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典型代表;一些地方电大探索构建区域性公共服务体系;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及一些企业网络大学也具有行业性公共服务体系的雏形;一些门户网站开展了虚拟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调查显示业界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正面评价已占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27.
我国有68所试点高校均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开展网络教育,已基本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格局。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为网络教育学院及学习者提供公共支持服务,是高校网络教育办学及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方式是办学者教育理念的体现,有效的组织构架是网院和公共服务体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网院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机构设置与运行方式上各具特色,从实践的视角来看,各类继续教育资源应充分整合,逐步实现归口统一管理。网院应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与资源优势,在强化办学权和教学权的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及市场化机制。公共服务体系应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理顺各运营方的职能分工,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28.
本文作者在近几年连续跟踪研究和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导向公共服务、典型应用及公益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构想,重点分析了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门户网站、推进基础设施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关注教育信息化支撑“软”环境、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9.
基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探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是数字化学习的核心要素,本文比较了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分析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论述了基于教育资源网格、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存储、传输、共享及服务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